2021 冰島(4) 懸掛瀑布與米湖- Iceland (4): Hengifoss and Mývatn





2021

1 TWD = 4.4 ISK

1 USD = 124 ISK 

其他冰島文章 


6/24 美麗大晴天
Stafafell Hostel (拼寫山民宿) 車程一小時 
Djúpavogskörin ("深秤"秘密野溪溫泉)  車程一個半小時 ➙ 
Hengifoss 瀑布 ➙ 車程兩個半小時 ➙ Myvatn 米湖

  • 又是該上路的一天. 今天要直接從冰島的東南角開到東北角,橫跨整個東岸。
  • 當初在冰島的東岸都找不到便宜的住宿. 本來想說今天就在路上順道開去玩賞東岸, 看了一下地圖才知道東海岸其實離一號環島公路很遠. 如果要玩東海岸, 就要花很多時間開車. 
  • 我一不喜歡開車, 二冰島油錢很貴, 就狠下心略過東岸了. 那裡應該是個很美而且人煙更稀少的地方.

Djúpavogskörin ("深秤"秘密野溪溫泉) 
  • 首先第一站是冰島行中唯一拜訪的秘境野溪溫泉:Djúpavogskörin,“深秤”
  • 在網站上查到有人介紹冰島的六七個野溪溫泉,這個深秤溫泉最順路,所以整趟旅行中只去了這裡...有機會的話是想去更多野溪溫泉的!之前在台灣也拜訪了一些野溪溫泉,很喜歡。
  • 冰島也是個充滿溫泉的國度!
  • 這個野溪溫泉很隱密,沒有牌子沒有路名。只能按照網站上提供的GPS定位找。此野溪溫泉在冰島東南角的小鎮Djúpivogur的西邊五分鐘的車程。
  • 其實溫泉就在環島公路旁,但是剛好有一小丘擋住溫泉,所以在環島公路上開車的話是看不到溫泉的!泡溫泉時可以聽到公路上呼嘯行車的聲音。
  • 現場有數個停車空間,當地人放了大浴缸,浴缸上還蓋了小吧檯桌,大概可以泡六人,小平台小晾衣架。
  • 只有我一人包場!!眼前是壯麗的山脈與海洋。
  • 可惜這裡的水溫非常燙!很難全身泡下去。網路是說,這種水溫,在冬天下雪時來泡最好。

Hengifoss 懸掛瀑布
  • 過了東南角,在一號環島公路上往北開。接著左轉進入內陸線95號公路,其中有一段路沒有鋪柏油,很難開。接著再左轉進入往南的931號公路。
  • 公路緊靠著狹長的大湖Lagarfljót Lake,最後931號公路會右轉接上橫跨湖的大橋,到了對岸,馬上就是“懸掛瀑布”的停車場。
  • 懸掛瀑布共128.5公尺高,是冰島第二高的瀑布。單趟2.5K可抵達瀑布。我拜訪時,牌子顯示因為落石所以他們封閉了最後一段路。大約在1.5公里處就封閉步道,只能遠觀瀑布,很可惜!
  • 會先經過第一座瀑布Litlanesfoss,瀑布周邊的岩石是垂直柱狀玄武岩,且柱子呈六角型,很特別。
  • 懸掛瀑布本身,瀑布後面的山壁是一層深色一層深紅色的地層相交疊成,也深具特色。一路上的景色也很迷人。可一覽Lagarfljót Lake谷地。
  • 回到931公路,再接到95號公路繼續往北,在95號公路和一號公路相交的地方就是東岸的 “大城”(人口2300人),Egilsstaðir。
  • 在這裡,實在不知道鎮上有什麼便宜食物選擇,所以吃了加油站的連鎖速食餐廳,羊肉湯 2100 ISK (474 TWD)。

Turf House 草頂房
  • 從Egilsstaðir,到下一站米湖Myvatn,是兩小時又十分鐘的車程,而且中間似乎什麼景點都沒有。看了書上介紹,開去了大約在路程中間的Möðrudalur地區,當作中途休息點。這一區也是一片荒涼,只有一家很大的小木屋旅館『Fjalladýrð』。
  • 『Fjalladýrð』的餐廳和主要建築都是建成冰島傳統的樣式,叫做『Turf House』(草頂房)。斜屋頂的小屋,屋頂上和外牆都鋪草皮,長滿翠綠的青草。草長得比較茂盛的話,看起來小屋就像是從地上生長出來的。真的很像是給冰島小精靈居住的房子。
  • 開車的路上有時會看到草頂屋散落在公路旁的田地。下面提到的博物館也蓋成草頂屋的樣式。之後我在Snæfellsnes Peninsula 有進去參觀一個傳統草頂屋,很特別。

米湖vatn

  • 終於抵達米湖!米湖是一火山活動非常活躍的地區,此湖也是數千年前的火山活動形成的。最近的火山噴發活動在1970年代。
  • 米湖位在冰島的東北部。表面積37平方公里。我並沒有繞湖一圈。我住在湖的東北角小村Reykjahlíð(人口140人),也是主要的小鎮旅館超市加油站所在。三天兩夜只有逛到米湖的東部、北部與西北角。
  • 兩晚住在應該是米湖唯一的背包客棧,Hlíd Hostel,背包房兩晚74美金 (2057台幣),管家也很貼心地只把我一人分到一個房間,本來應該是背包房也變成單人房,賺到!這間背包客棧需要自備睡袋。
  • 整間青旅內的暖氣開得暖烘烘的。房間外面就是壯觀的玄武熔岩場。浴室的洗澡水是溫泉水。廚房明亮寬敞,也可以看到廣闊的熔岩場和遠方的山脈。
  • 這間青旅也提供露營地,很多遊客露營或是租露營車。不過隔天的風非常大,很慶幸自己沒有露營。
  • ""是蚊蟲的意思,“Vatn”是湖的意思。米湖在夏天時有很多蚊蠓(midges)。在第一天入住時確實有很多飛蟲跟著我,但是第二天一整天起大風,沒有看到蚊蠓。不過蚊蠓不會咬人也不會散佈傳染病。

晚上六點半到十點健行
  • 我看了氣象預報,已經知道隔天的天氣會不好,決定把握好天氣,今晚就來健行吧!反正太陽不會下山。
  • 看了一下地圖,從我住的Hlíd Hostel (賀立德民宿),就直接有健行步道可以走,我決定往北前往Hlíðarfjall(斜坡山)。
  • 從民宿出發往北,平坦步道踢五公里才會到『斜坡山』山腳下,我大概花了七十分鐘。中間會經過一些特別的熔岩石頭地帶。其實這地區就只有這麼一座山,所以可以朝著山前進不用怕迷路。
  • 不過聽說冰島人很討厭我們走在步道以外的地方(說會踩壞青苔植物),所以我還是緊跟著步道路線。跟上次白芷峽谷健行一樣,一路上也有小小木棍頂端塗黃漆當作標示,偶爾幾根木棍也會遺失,偶爾有岔路但都沒有路牌標示,要自己判斷往哪走。
  • 這個健行步道要跨過幾個(應該是關羊用的)鐵絲網柵欄,他們會放一個簡單的木頭A字梯讓健行者橫跨過去,覺得很有趣。如果沒有人放這些梯子的話,真的不知道要不要跨過去。
  • 來回三個半小時的健行,一如往常,幾乎只有我一人。途中只遇到重裝健行三人組跟我反方向擦肩而過。
  • 終於到了Hlíðarfjall,“斜坡山”的山腳下。沒想到斜坡山上山路線是非常陡的陡上,而且山徑很多滾動碎石,多是鬆軟沙土,很容易失去重心滑倒,也沒有輔助的繩子。上山倒還好,下山時覺得很危險,有登山杖的話可能比較好。
  • 因為方圓百里內似乎只有我一人,山徑太陡峭且土質不穩定,最後我終於在爬到一半時決定回頭。沒有爬到山頂蠻可惜的,上面的景應該很好。但覺得一人登山似乎還是小心為上。
  • 我下山時也真的很狼狽地一路滾下來,所以慶幸我提早回頭。而且在決定回頭後不久就開始下雨了。
  • 其實我爬山時間不到三十分鐘,所以從『斜坡山』登山口應該一小時內可攻頂。回到民宿時已經快要晚上十點,當然外頭太陽還是高掛(因為下雨,太陽是有點被遮住,但是還是非常適合健行的亮度),覺得不可思議。

6/25 晴但狂風,無法做戶外活動。今天都在Myvatn 米湖地區活動。

Hlíd Hostel (賀立德民宿)➙ 車程十分鐘➙ 

Grjótagjá ("岩峽"岩漿洞穴), Hverfell Crater (惠爾火山口)➙ 車程十五分鐘

➙ Sigurgeir's Bird Museum (西古及的鳥類博物館)

➙ 回到民宿


狂風

  • 第一站是“Grjótagjá ”,“岩峽“岩漿洞穴。這個地點因為是『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拍片場景而名聲大噪。但是我沒有看這個影集。洞穴位在米湖的東邊。
  • 是一個小小的火山活動造成的洞穴,裡面有溫泉,但是有立牌說『私人土地禁止泡溫泉』,很可惜。
  • 洞穴很小,裡面的溫泉水很藍。
  • 從岩漿洞穴這裡,有健行步道,可以連接到 Hverfell Crater 惠爾火山口,來回 3.6k。也可以直接開車到惠爾火山口下,那裡有停車場。
  • 沒有認真研究過,但聽起來『Hv』還是唸『H』的音。『r』和『ll』都唸『sh』的音。
  • 惠爾火山口幾乎是正圓形的,直徑達1040公尺。2700年前噴發,463公尺高。
  • 我把車停在岩漿洞穴停車場,再踢1.8公里到惠爾火山口的底座。雖然是晴天,但是一路上風很大,而且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到了火山口底座時,狂風憤怒的吹著,刮著颱風般的暴風。有一條簡單的步道可以爬到火山的最高點,俯瞰火山口,爬上去二十分鐘不到。
  • 然而短短的步道就像是走在地獄中,一直被沙塵暴打遍全身與臉龐。整座火山其實也是一堆小碎石和火山灰構成的,全都被風捲起來朝著我們猛打。
  • 爬越高風越大,最後我都站不穩腳步,好幾次陣風來時我需要坐在地上,根本站不直。覺得很危險。不時滾滾沙塵暴從山上沿著步道落下,不閉上眼睛的話沙子會全跑進眼睛裡。
  • 到了頂端,風大到寸步難行,我也不想冒險往下看火山口,更不想把手機拿出來拍照,應該會馬上被吹到火山口裡。(又一次)狼狽地掙扎地下山,像是打了一場戰爭。
  • 又踢1.8K回到岩漿洞穴,我停車的地方,迅速鑽進車內,躲避狂風攻擊。才看到我整張臉都被黑沙(火山灰)覆蓋,都變成黑色的。
  • 接下來一整天覺得眼睛裡都有沙子,有用清水洗眼睛,還好沒有感染。冰島有時候風真的好大。另一天跟冰島女生聊天,她也說:冬天冷沒關係,最要命的是強風。

Sigurgeir's Bird Museum (西谷吉的鳥類博物館)
  • 本來野心勃勃地想說這附近還有很多健行路線要一次走完,經歷火山口暴風後直接放棄原先的計劃。
  • 決定去旅途中拜訪的第一個博物館。整趟旅行其實也只有去兩個博物館,都是天氣不好才去的。
  • 門票1800 ISK (386TWD)。展場只是一個小房間,展覽只有冰島文,所以覺得門票有點貴。博物館就在湖邊,在米湖的西北邊。
  • 博物館的建築是現代低調的北歐風格,屋頂還是種著草。
  • 展場雖然只是個小房間,但是設計和打光都很精緻。大概有七八個玻璃櫃,裡面都是各種鳥類的動物標本。
  • 這些標本本來都是在地人西谷吉先生的私人收藏,然而他在三十七歲時意外在米湖溺斃,後來就改建成為紀念他的鳥類博物館。
  • 在進去展場前,櫃檯人員先給我看Marimo balls: 毬藻。『毬藻』這個詞,應該只有在海賊王裡看過(就是索隆的頭)。櫃檯人員是端給我一個臉盆,裡面有十幾個掌心大小的圓球狀毬藻。很可愛。在展場裡有個水池,裡面的毬藻長得比手掌大。
  • 毬藻只在高緯度的幾個湖裡發現,球狀集合體目前只分布在日本、冰島、愛沙尼亞。博物館的毬藻是在米湖採集的。但是冰島當地人稱這個毬藻為大便球。

展場眾多鳥類標本中,我在冰島旅行時真正有看到的鳥類有:
  • 當然有海鸚 Puffin,冰島語Lundi。
  • Eurasian Oystercatcher蠣鴴(ㄏㄥˊ),黑體橘喙,雖然名字是指『抓牡蠣者』,但是我都看到牠們在草地覓食。候鳥, 大部分會在冬季時前往不列顛群島, 但會有少數留在冰島過冬. 
  • Mistle Thrush槲鶇(ㄏㄨˊ  ㄉㄨㄥ)。體型稍大(體長27公分),棕色,常常看到牠們在地上。
  • Common Chiffchaff,嘰喳柳鶯,體型很小的棕鳥,在很多國家都有看到。
  • Barrow's Goldeneye,一種鵲鴨。黑頭黑翅白體。翅膀的花紋黑白分明很有設計感。
  • Common Ringed Plover,環頸鴴,棕頭棕背白肚,脖子一圈黑圈。
  • Black-headed Gull,紅嘴鷗,偏小型的海鷗,頭臉是黑色,翅膀是淺灰,鳥喙是深紅。看了網路才知道牠們夏天時頭部才是黑色的,冬天時是白色的。
  • 看到很多海鷗,不知道是Northern Fulmar還是Black-legged Kittiwake。
  • 很兇的Arctic Tern,北極燕鷗,之後會再詳細介紹。
  • Common Snipe,田鷸,求偶時會發出很奇幻的聲音,之後會再詳細介紹。
  • 應該還有看到其他很多鳥類,但當時沒有記錄下來。

  • 博物館櫃檯的地方有大片落地窗,可一覽附近的湖面,可賞鳥。有用餐座位,提供咖啡與輕食。
  • 在那裡吃到好吃又特別的Smoke trout with geyser rye bread,900 ISK (203TWD) 。
  • 『Geyser rye bread』:『間歇泉麵包』,是把黑麥麵包埋在地下,用當地的地熱烘焙而成,麵包吃起來有點濕有點甜軟,很好吃,上面配上厚厚的奶油和煙燻鱒魚切片, 
  • 另外點了Icelandic donut twists 150 ISK (34 TWD),冰島甜甜圈結。 吃起來很普通。


(待續)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地圖 『di-tu』紀錄 (一): 國家們

墨西哥提華納(一)輕鬆跨越邊境

土耳其第四天: 愛之谷、白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