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 費爾班克斯(1) 珍娜溫泉 Chena Hot Springs, Fairbanks, Alaska





終於劃掉了人生清單另一項: 看極光.

上次的嚴冬旅行是2019年二月的北海道之旅, 當時每天的氣溫大概是攝氏零下二度, 那時已經覺得很冷了, 這次則更上一層樓, 每天大概是零下二十度.  這兩趟旅行都可以看到美麗的白雪糖霜覆蓋的世界. 

費爾班克斯 Fairbanks: 

  • 是美國阿拉斯加州的第二大城. 美洲最接近北極圈的主要城市.
  • 阿拉斯加州沒有跟美國其他48州相連, 中間隔著加拿大. 西雅圖所在的華盛頓州的上面是加拿大, 加拿大上面才是阿拉斯加州, 所以是很獨特偏遠的地理位置. 
  • 美國常以 "lower 48" 來表示除了阿拉斯加與夏威夷以外的四十八個州, 因為這兩個州都沒有跟48州相連. 阿拉斯加在48州的上面, 所以"lower 48" 意思就是"下面的48". 
  • 阿拉斯加的第一大城是安克拉治 Anchorage.
  • 2017年我們參加了阿拉斯加郵輪之旅, 拜訪Juneau, Ketchikan, Sitka, 一路上的風景非常迷人. 費爾班克斯則是我們第二趟阿拉斯加之旅. 我很少去美國同一個州旅行兩次, 可見阿拉斯加真的是夠特別, 讓人想要再訪!

  • 北美洲另一個看極光的知名地點是加拿大的黃刀鎮. 因為我們住在洛杉磯, 所以同樣是位在西岸的阿拉斯加較方便機票也較便宜. 
  • 看極光似乎在東亞人間是很流行的事情. 一般的美國人似乎對追極光沒什麼興趣. 住在很北邊的美國人, 常常也會看到極光, 但是美國其他的州沒有阿拉斯加那麼北邊, 所以猜測他們看到的極光就是個很淡的影子之類的. 我則是真的很高興這一生看到了一次極光. 
  • 一月中的費爾班克斯, 每天日照時間大概是五小時多, 大概快要十點日出, 三點多日落. 每天日光時間會增加十幾分鐘. 日落時間很久, 所以五點前還是都有光線. 
  • 我們拜訪的時候每天的氣溫是-8F~7 F (-22 ~ -14 C), 比我們想像中還暖, 因為一直聽到有人說其溫可以低到-30 F (-35 C). 第四天我們往南開了兩個半小時, 那裡的氣溫有到攝氏零度, 覺得溫暖!

禦寒衣物

  • 出發前一直很擔心身上的衣物不夠暖, 但其實除了晚上在外面長時間看極光等極光的時候真的很冷之外, 其他時間保暖衣物還是堪用的, 我們也沒有特地花大錢買防寒裝備. 為了這次旅行添購得裝備只有雪靴與頭套.
  • 其實旅程中上半身身體一直不覺得太冷, 最先冷的地方是腳趾, 接著是手指!
  • 外套的話是以前去折扣店買的便宜羽絨外套, 有附很溫暖的帽子. 每天我其實裡面只穿了一件普通的高領保暖長袖, 一件保暖厚毛衣, 再加上這件羽絨外套即可.
  • 頭部的話, 有像戴是搶劫銀行的保暖頭套, 有包住鼻嘴, 但是有露出孔隙可以呼吸. 其實很像魷魚遊戲裡的頭罩. 基本上在外面行走時臉都不會冷.
  • 褲子的話我穿了三件. 第一天穿兩層褲子覺得不夠暖, 所以之後都是穿三層. 最裡層是保暖內搭褲, 中間是保暖睡褲, 外層是擋風褲. 
  • 靴子的話, 特地在亞馬遜上新買了這雙雪靴, 很便宜, 一雙45 美金含運費, (一般雪靴價錢可能是$80~$200). 本來擔心這麼便宜是不是不會保暖, 但是很滿意! 很保暖, 物美價廉. 因為穿了三層襪子, 所以買了大一號的鞋.
  • 襪子的話, 穿了三層. 就算穿了三層, 又穿雪靴, 晚上在外面看極光等極光時, 腳趾頭還是凍得不得了. 網站上說不要穿棉襪, 穿毛襪或人工纖維的襪子. 
  • 在雪橇犬店看到他們提供最保暖的鞋子則是一種叫做"Bunny boots"(小兔靴)的鞋子, 鞋內有真空設計, 可以隔離寒冷空氣. 
  • 手套的話我是戴兩層, 第一層是普通的手套, 第二層是在台灣夜市買的便宜防風防雨的厚手套. 


  • 在費爾班克斯待了四個晚上, 只有最後一天有看到極光. 出發之前, 一直看資料說費爾班克斯是北極光首都, 可以看到極光的機率有多高 , 有一個網站說如果待三個晚上至少會有一天晚上會看到, 但是我們就是剛好前三個晚上都沒看到, 每天晚上在車子內或極光小屋等級光, 等得又倦又冷又失望, 難道要帶著遺憾回去了? 沒想到第四夜最後一夜極光就戲劇性地登場, 大爆發. 


行程 2022/1/11-1/15

1/11 Chena hot springs, green energy tour 珍娜溫泉一整天, 電力導覽 (沒有極光)

1/12 Little Owl coffee shop, Visitor Center, University walk, Murphy Dome

小貓頭鷹咖啡店, 遊客中心博物館, 阿拉斯加大學步道, 墨菲穹頂空軍站等極光(沒有)

1/13 North Pole dog sled, North Pole Santa Village, pipeline, Chandalar Ranch

北極市雪橇犬行程, 聖誕老公公村商店, 阿拉斯加輸油管, 錢達拉極光小屋等極光(沒有)

1/14 Castner glacier ice cave, Cleary Summit

施法者冰川洞穴, 晴朗峰追極光(最後一晚, 極光大爆發)

1/15 Ski Land, university snow shoeing 

"滑雪世界"滑雪場, 本來要去滑雪, 但是他們的雪椅壞了, 只好失望而返, 改去阿拉斯加大學雪鞋健行.


1/10 

阿拉斯加航空

  • 從洛杉磯前往阿拉斯加的大城安克拉治, 航程五小時. 約晚上十二點抵達, 有七小時的轉機時間在安克拉治機場. 在機場睡覺, 再搭隔日早上七點的飛機從安克拉治到費爾班克斯. 航程一個小時多.
  • 安克拉治機場很好睡, 算是安靜寬敞, 座椅有軟墊, 且座椅之間沒有扶手, 可以躺著睡. 有很多遊客在機場睡覺. 機場的牆壁有打淡綠色的光, 映照到玻璃上, 讓我在機場睡覺起來時以為已經看到極光.
  • 因為疫情的關係, 機場大部分的餐廳關閉, 但是有麥當勞和另一家阿拉斯加連鎖美式餐廳Silver Gulch(銀色峽谷) 有開. 麥當勞是24小時營業! 
  • Silver Gulch(銀色峽谷) 的披薩是手工現揉, 很美味. 點了餐之後才發現菜單中有一個披薩口味是"Santa's special"(聖誕老人特餐), 上面放有麋鹿臘腸, 美洲野牛肉, 如果早一點看到的話會點這個的. 聖誕老人把為他拖雪橇的麋鹿拿去做披薩蠻過分的.



1/11

  • 大約早上八點多抵達費爾班克斯機場. 天還是黑的. 機場很小巧可愛, 使用木造室內裝潢, 還有阿拉斯加灰熊與北極熊的標本. 租車公司櫃檯就在機場內, 行李轉盤旁邊. 辦好租車手續後就可以拿著鑰匙, 走到機場外面的停車場按停車格號碼取車.
  • 我們是租最便宜的二輪傳動的小轎車, 五天共195美金, 一天39元. 網站上說, 冬季雪量多時, 二輪傳動車不建議前往 Murphy Dome 和 Cleary Summit, 但是這兩個地方我們都開上去了!! 我們拜訪時沒有下雪積雪, 算是幸運. 
  • 本來也很擔心雪地開車. 但是我的隊友很完美地駕馭了. 在市區十字路口處最容易打滑, 其他郊區戶或是公路基本上沒有打滑的問題. 
  • 第一次從機場踏到戶外, 意外地覺得沒有想像中冷. 當時大約是-3 F (-19 C). 在外面十分鐘內的走路沒有問題. 費爾班克斯沒有什麼風, 所以體感氣溫不會那麼低. -3 F (-19 C) 對他們來說是很溫和的溫度, 租車店員還說:現在不太冷, 所以這幾天汽車都不需要插電瓶過夜.隔天我們聽到收音機的DJ說: 這幾天天氣蠻溫暖的, 幾乎是熱浪了呀! (費爾班克斯的電台很多, 大部分是鄉村音樂.)
  • 從租車店要了雪刷, 可以把車窗上的雪刷掉.
  • 這天決定直接開去 Chena Hot Springs 珍娜溫泉. 從機場出發大約是1.5 小時的車程.
  • 費爾班克斯是個小鎮, 只有幾條主要幹道, 很好找路. (但是費爾班克斯是安克拉治以北最大的城鎮)
  • 二號公路是南北縱走, 穿過費爾班克斯, 往北可到Cleary Summit, Ski Land, 輸油管. 往南可到 North Pole, Castner Glacier Ice Cave.
  • 從費爾班克斯市區走二號公路往北不久, 右轉進入 Chena Hot Springs Road, 在這條路上直直開約一個多小時, 到路的盡頭, 就是珍娜溫泉度假飯店. Chandalar Ranch 極光小屋也在這條路上. 快接近珍娜溫泉時, 在路上看到幾隻鹿.
  • 珍娜溫泉度假飯店, 也讓非住客付費進入泡溫泉, 門票只要15元, 很平價, 可以同一天不限次數入場. 我們約中午十二點多進入, 然後出來休息一下, 晚餐後再進入一次. 毛巾租借一整天五元, 寄物箱上鎖一次50分錢不會退幣, 也可以把貴重物品放車上.
  • 這裡比費爾班克斯市區還要冷. 我們在外面的步道小小走一圈就冷得受不了.
  • 溫泉門票只要15元, 所以不意外設施很簡陋. 女生的沖洗間很髒, 似乎都沒有人打掃.
  • 換好泳衣後, 會先來到室內的溫水游泳池與按摩池, 接著有一扇往外的門通往室外溫泉. 要走出這扇門需要一點勇氣. 身上只有泳衣, 要面對外面攝氏零下二十度的氣溫. 打開門到戶外後, 要走過約10公尺的通道才能進入溫泉, 雖然只是短短幾秒鐘的走路時間, 還是冷得令人受不了, 我都是用跑的一路衝進溫泉. 入水前大家都是被凍得一臉痛苦的樣子.
  • 然而, 溫泉的溫度非常暖和. 池子非常大, 大概有20公尺長, 不同的地區冷熱不同, 有一區非常燙. 圍繞著池子的是一塊塊巨石.遠方則有山丘, 當然除了溫泉以外的事物都覆蓋著皚皚白雪. 泡在熱呼呼的溫泉裡, 頭髮, 眉毛, 眼睫毛卻結著冰, 真的是很特別的體驗. 池子底部是細細的沙子, 踩起來很舒服.池子的另一端還有按摩水柱. 可以帶自己的水壺進去, 或是巨石上有很多新鮮的綿綿細雪可以補充身體水分. 
  • 這是第一次在大自然雪地戶外享受溫泉. 2019年去北海道凌雲閣十勝岳泡湯, 戶外溫泉因故關閉, 只泡到室內的. 寒冷的空氣與溫熱的水實是絕佳搭配. 
  • 泡了很久之後, 回到室內溫水泳池邊的躺椅上, 舒服地打頓.
  • 離開溫泉, 在度假飯店園區散步. (身體變暖一點了)


  • 參加飯店每天下午四點的免費電力導覽, 大概四十五分鐘. 原來, 這個渡假飯店位置偏遠, 電力無法抵達, 他們使用溫泉熱水發電, 也用溫泉水製作溫室, 種植很多蔬菜, 香料與番茄, 並直接供應給飯店餐廳. 我們參觀了他們的溫室與發電廠. 
  • 接著, 我們去他們的餐廳用餐. 餐廳室內也都使用木造元素, 很多動物標本裝飾. 我們座位的頭上就掛著一張完整的熊皮, 還有熊頭猙獰的臉孔, 另一邊的牆上則掛著大大的非洲野牛頭(bison)標本. 
  •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說他們的食物很好吃, 果然名不虛傳! 我們點阿拉斯加產的干貝, 一份32元左右, 大概有12顆大干貝, 分量很慷慨(同樣的價格在洛杉磯可能只有六顆干貝), 附上很大份量的烤蔬菜與薑黃飯與餐包, 可以附湯或沙拉, 我們選了番茄羅勒濃湯. 另外點火雞火腿肉三明治, 可以選附薯條或生菜沙拉, 我們選擇沙拉. 剛剛參觀完他們的溫室, 所以想吃他們的新鮮蔬果. 溫室導覽的人還說: 我超愛這裡的番茄羅勒濃湯! 然而, 我覺得他們的番茄羅勒濃湯太鹹了, 並不喜歡. 生菜沙拉則是很美味, 生菜真的脆脆的很新鮮. 干貝則是烤到微焦, 一口咬下, 鮮甜多汁, 非常滿足. 阿拉斯加不需要付銷售稅, 所以在外面吃飯比在洛杉磯便宜 (洛杉磯加州的銷售稅是高昂的0.9% 等於餐廳和買東西的價錢都要再乘以1.09. 這一餐可能美金50元, 在加州就要多付五元, 小費又要因此付更多.) 
  • 吃完, 稍微消化之後, 就再去泡一次溫泉. 天空已漆黑, 溫泉上打著各種顏色的光, 氤氳蒸氣充斥著水面, 像是大量的乾冰特殊效果, 我們很像身在舊武俠電影裡, 打鬥場面會放乾冰又會照不同顏色的燈光. 
  • 泡湯時約是晚上七八點. 一般來說極光晚上十點後較有機會看到, 所以, 沒能體會到一邊泡湯一邊看極光的極致享受. 這晚也沒有極光, 是雲層最厚的一晚, 還有下雪. 大概九點多離開珍娜溫泉, 開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回去費爾班克斯, 一路上也還是沒有看到極光. 這天的極光指數KP是2, 是低的. 但我們最後一晚有看到的那天好像也是KP二級.


  • 這四個晚上入住Airbnb, 鴨池小屋, 四晚共270美金, 一晚67元左右, 已經算是費爾班克斯便宜的住宿選擇. 旅館都比Airbnb貴. 
  • Airbnb裡面其他更便宜的選項看起來也沒有很理想, 有一個的廁所在屋外(才不要在冰天雪地裡上廁所!), 另外一個則評價則稍微不好一點. 所以最後選擇了這個鴨池小屋.
  • 這四個晚上我們住得很舒服很滿意. 是一棟兩層樓的房子, 共有三個客房, 大家都要共用同一間衛浴. 我們的房間最便宜最小間, 其他客房很寬敞, 還有大大的窗戶可賞景. 一樓有很大的廚房, 廚具應有盡有, 二樓有一間休憩室, 裡面有健身物品, 一些書, 很多桌遊. 
  • 比較奇怪的一點是, 主人有點神祕. 一剛開始他給我們前門的密碼, 所以沒有跟他見到面. 看起來他也不住在這棟房子, 但是廚房有很多很多大量的食品, 冰箱裡也塞滿了食品, 似乎有人住在這裡常常煮飯. 第二天一個男子在我們屋裡用廁所, 我們以為是新來的客人, 跟他打招呼, 他也只說了一句嗨. 結果第三天發現他是主人. (他是進來用廁所煮飯? 然後睡別的地方?) 除了這個困惑神祕的地方之外, 住得都很滿意, 離費爾班克斯市區也很近. 
從窗戶望出去的景.

(待續)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地圖 『di-tu』紀錄 (一): 國家們

墨西哥提華納(一)輕鬆跨越邊境

土耳其第四天: 愛之谷、白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