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 費爾班克斯(3) 四種不同的鹿 Moose, elks, raindeer and caribou- Fairbanks, Alaska

 












1/13 第三日

北極市(North Pole) 的雪橇犬行程結束後, 就直接前往北極市覓食. 食用阿拉斯加的披薩連鎖店Great Alaska Pizza Company, 再去咖啡得來速小屋 Mocha Moose (摩卡駝鹿), 好像也是阿拉斯加的小咖啡連鎖.

提到 Moose 駝鹿.

我第一次是在2012 年黃石公園之旅看到駝鹿的. 接下來就是這趟費爾班克斯旅程中, 看到三四次駝鹿. 在狗拉雪橇店附近有看到, 在Cleary Summit 附近也看到一隻可憐的駝鹿, 牠看到我們的車的時候嚇得逃走, 可是牠只會直線往前跑, 不會閃到旁邊, 所以等於是牠一直在汽車道上往前跑, 我們的車則在後面繼續跟隨駕駛著, 我們也不想追牠呀! 我錄了一段牠在前方逃跑的影片. 搭配車內播放阿拉斯加電台常出現的鄉村音樂, 真的是非常有阿拉斯加的感覺啊! 

後來在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的步道也看到駝鹿. 當地人似乎見怪不怪, 直接在駝鹿旁滑雪過去, 駝鹿也不怕人.

所以, 在美國北部, 較寒冷的州, 常常聽到的四種鹿的名字就是 moose, elk, reindeer 和caribou. 牠們有什麼分別呢?

Moose -- 駝鹿的體型比另外三種鹿大很多 (最高可長到2.1 公尺!)

這四種鹿之中, 駝鹿也長得最特別. 其他三種鹿就長得像一般的鹿, 駝鹿卻有一張又長又大的臉, 位置偏高的小眼睛, 巨大的鼻, 肥厚的上唇, 看起來很憨厚的樣子. 

其他三種鹿的鹿角都是樹枝狀, 駝鹿的鹿角卻呈手掌狀. 另外, 駝鹿和駱駝相似, 背上也有小小的駝峰, 當然比駱駝的駝峰小很多, 所以看起來只是背部稍稍隆起而已. 在費爾班克斯有天晚上我們開到較偏僻的地方, 剛好路邊有隻駝鹿, 牠看到我們的汽車馬上嚇得逃跑, 背上的駝峰像是脂肪或是女人的胸部般, 隨著牠奔跑的步伐晃動.

我在黃石公園看到有鹿角的駝鹿, 這次費爾班克斯之旅則都是看到沒有鹿角的駝鹿, 看了維基百科之後才知道, 公駝鹿在交配季節之後, 鹿角會脫落, 過冬之後再長出來, 難怪我們冬天拜訪費爾班克斯時沒有看到有鹿角的駝鹿. 

沒有鹿角的駝鹿,  長得真的像半駱駝半鹿的生物. 之前聽同事說, 她住在阿拉斯加的朋友在自家門前被駝鹿攻擊受傷. 駝鹿似乎受到驚嚇, 朝著她衝撞, 把她踩過去, 因為駝鹿體型高大, 這一踩非同小可, 要送醫急救.


Elk

網路上說, 在歐洲, moose 跟 elk 都是指駝鹿. 但是在美國, elk 不是駝鹿, 而是加拿大馬鹿, 是體型也很大的帥氣鹿種. 我還沒有看過野生的加拿大馬鹿. 

會知道 elk這個字是因有一個遍布全美的社區團體就叫做 Elks Lodges (加拿大馬鹿小屋), 我洛杉磯的家附近就有一個, 這個團體提供老人社交空間, 讓老人可以去那裡交流, 聚會, 跳舞, 打撞球等等, 我們之前也有去參加過他們的社交舞課程. 

"加拿大馬鹿小屋" 協會已有141年的歷史, 目前全美共有2000個據點!


Reindeer

聖誕老公公使用的馴鹿叫做 reindeer, 在阿拉斯加機場的餐廳發現他們有賣馴鹿口味的披薩, 這個口味還叫做 "Santa's Special" (聖誕老公公特餐) (太壞了吧!)

然後原來, reindeer 跟caribou 是同一種鹿, 但是人類馴養的就叫做 reindeer, 野生的就叫做caribou. 還有這種分法! 所以我們在費爾班克斯路上看到的一些野生馴鹿就應該叫牠們 caribou了. 目前看到兩者的中文似乎都翻作馴鹿.

在美國會知道caribou 這個字的原因是, 明尼蘇打州有一個很有名的咖啡連鎖店就叫做 "caribou".

在明尼蘇打州本身就有多達三百多家的caribou coffee! 

加州反而沒有這個連鎖店呢! 所以一般的加州人如果不常去別州玩的話, 應該不知道這個連鎖店.

明尼蘇打州附近的州也有很多馴鹿咖啡店. 之前遇到明尼蘇打人, 他們也很以他們的馴鹿咖啡店為傲. 

之前我工作的時候, 若飛到明尼蘇打機場或亞特蘭大機場, 就可以在機場內買到馴鹿咖啡了! 馴鹿咖啡最有名的商品是摩卡, 他們的摩卡是用真正的巧克力片下去做的, 可以調整甜度, 所以不會太甜, 非常好喝! 我也很喜歡馴鹿咖啡的視覺設計, 是很舒服的天藍色, 他們賣的三明治也很好吃也不會太貴.

最後, moose 和 reindeer的複數還是 moose/ reindeer, 不需加s. Elk 的複數是elks. Caribou的複數則是caribou 或 caribous 都可以.


"聖誕老人村" -- Santa Village

總而言之, 我們買到 Mocha Moose 咖啡店的咖啡之後, 再開去北極市的 "聖誕老人村" -- Santa Village. 美其名聖誕老人村, 其實就是一間聖誕禮物紀念品店. 店門外有一座巨大的聖誕老人雕像, 似乎有兩三層樓高. 店裡面有琳瑯滿目應有盡有的聖誕禮品可選購. 看網路上說有很多人說, 裡面有人打扮成聖誕老人, 遊客可以跟他拍照. 可是我們去的時候聖誕老人不在. 

我偶爾在美國遇到老先生, 說他會在聖誕節期間去打扮成聖誕老公公打工, 覺得很有趣!

聖誕老人村店內也有一間"聖誕老人的房間", 裡面有正在製作中的玩具, 世界地圖等等. 店裡也有一家咖啡店. 

店裡有販賣各種內容不同的 "聖誕老公公的信", 內容都有展示出來, 可以選購後請店家寄出, 郵戳就會是 "來自北極的聖誕老人村"! 我覺得很有趣, 例如, 你可以選擇 "給不乖小孩的信", 聖誕老公公就會在信上寫: "我知道你今年沒有好好聽媽媽的話, 我希望你改進". 

還有 "給不相信聖誕老人的人的信", 內容我有點忘記了, 可能聖誕老公公寫說他是真的存在之類的話吧!

另外, 這家店也貼了很多小孩寄來給聖誕老人的信. 內容也非常有趣. 

例如, 充滿稚氣的字跡寫道: "親愛的聖誕老公公, 今年我想要新的蘋果手機, 我還要無人機, 還有Switch"  (!!!???????????)

另外一個說: "我要PS4以下的遊戲: Watch Dogs, Call of Duty, Infinite Warfore, Madden 17, WWE 2k17, 我還要比WWE更新的玩具. 我真的很需要 Target店賣的那種自動調暗的 LED 手電筒 (Target 就像是台灣的家樂福), 我也很需要藍色的HP 筆電, 蜘蛛人電玩, PS4的, 還有PS4的2K17 (這個你剛剛寫過了啦!), 我也想要三摺的小小藝術家的小盒子, PS4 的新的藍色的控制器, 我差點忘記, 我還想要更多開心農場的雞. P.S. 請給我們回信 "

讀著這些信, 覺得太驚異了. 





阿拉斯加輸油管 (Trans-Alaska Pipeline System)


參觀完店家後, 開車返回費爾班克斯, 開去看阿拉斯加輸油管 (Trans-Alaska Pipeline System)

維基介紹連結. 以下資料多是出自於那裡. 

這是一道很長很厲害的輸油管, 南北橫貫阿拉斯加. 1977年建, 全長1300公里.

" 建造時除了要面對惡劣的環境外,管道還要越過三座山脈、無數大小河流,以及永凍層,因而近半條管道要架空興建,而非埋於地下,以防止凍土融化和因而產生的移動。

管道在對融化敏感的凍土區是架空興建的。但在需要埋藏的地方,例如與公路交匯點或雪崩高發點,就會把管道埋在包上了一層冷凍絕緣層的坑中。

原油在剛冒出地面時溫度約為 80℃ (180℉),然後以超過 50℃ (120℉)的溫度運送。在一些架空路段,原油的熱力經垂直支架傳到土地會把永凍層融化,不但會導致管道出現沉降,還可能損壞管道。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工程人員在支架上安裝了熱交換器,以對流散熱。

保養: 利用檢管器刺入管道內。有些檢管器可以清除積存的管裡的石蠟,另一些就置有複雜的電子儀器,以沿途傳送雷達訊號和液體流量。''

檢管器的英文叫做 "pig", 我們去參觀的現場就放置了幾個檢測器展示. 參觀完後只覺得人類科技工程實在是太厲害了! 


回到旅館補眠, 休息, 煮晚餐, 等到晚上十點後再出去追極光.

我們聽了前一天民宿遇到的澳洲夫婦的建議, 前往其中一個較平價的極光小屋 "Chandalar Ranch", 錢德拉牧場. 錢德拉牧場位在前往珍娜溫泉的同一條路上, 離費爾班克斯約35-40分鐘的車程. 這個牧場其實就是一座極光旅館, 但像我們非住客也可以付錢進入屋內取暖等極光, 一人30美金, 可以從晚上十點等到凌晨兩點. 現場只有簡單的餅乾茶水, 還有投影幕播放介紹極光的影片. 

牧場主人的前妻是台灣人, 因此吸引了很多台灣或中國的觀光客. 我們這天來等極光的時候, 有一大團中國的遊客, 大約有三四十人, 把大廳擠得滿滿的. 還有另一團約十幾人的韓國遊客. 老闆是一半白人, 一半愛斯基摩人, 跟我們聊了一下阿拉斯加的事情. 他提到, 雖然我們遊客覺得這裡冬天很冷, 但是以前的氣候更嚴寒, 現在已經暖化很多. 還說, 九零年代時最先來追極光的亞洲遊客是日本人, 因為他們的傳說中相信極光能帶來幸福. 第二批前來的亞洲遊客是台灣人, 因為那時中國還未開放國外旅遊. 

還是一樣, 追極光的西方遊客不多, 很有趣的現象. 不同國家, 不同的傳說信仰文化等等造成了大家不同的旅遊興趣. 

今天晚上也沒有極光, 失望! 只能看著大廳播放的極光影片過乾癮, 這是我們第三個晚上了, 明晚就是在費爾班克斯的最後一天晚上, 難道我們要帶著遺憾回家了嗎?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地圖 『di-tu』紀錄 (一): 國家們

墨西哥提華納(一)輕鬆跨越邊境

土耳其第四天: 愛之谷、白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