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四日 (二) 金邊到檳椥
在柬埔寨待了七天, 接著坐跨國巴士, 從金邊到越南的胡志明市, 越南語唸起來像「吼幾ㄇ一ㄥ-」
胡志明市 2023 年十月底, 天氣 24-31度
當時匯率:
100,000 Dong = 4.1 USD (約 120 台幣)
500,000 Dong = 12.2 USD (約 370 台幣)
越南四日的行程:
10/21 早上 6:00 巴士前往胡志明市, 再從胡志明市搭巴士前往檳椥 Ben Tre
10/21-22 Bentre, 住 Ben Trestay, 約六塊半, 單人房共用衛浴附早餐
10/22-25 胡志明市, 住 Vy Da Backpacker, 背包房三晚, 共十一塊附早餐
10/25 早上七點半飛機離開
10/21/2023
金邊到胡志明市的巴士公司, 我選擇網路上很多人推薦的 Danh Danh, 我覺得躺椅很舒服, 也算準點, 但是整趟途中車掌只說越語和柬語, 所以我一直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或接下來要做什麼。整台車都是柬埔寨人與越南人, 只有我一人是遊客, 而且我長得很像越南人, 所以好像一直被車掌覺得我是聽不懂話的笨蛋。
* 我之前還有考慮別的巴士公司, 以下這兩家在網路上有不錯的評價: Khai Nam Tra, 27 美金; 還有 Long Phuong, 25 美金
Danh Danh 車票是 22 美金。早上六點出發, 下午一點半到。出發前幾天購票時, 對方要我早上五點半就來等車, 我還真的五點半就乖乖過去, 結果當然那裡人車都還沒到, 一直等到快六點才有人員。不過, 我住的背包客棧 Mad Monkey 有 24 小時櫃台, 所以一大清早辦理退住很方便, 當時的櫃台中年人還跟我說他阿公是中國人, 他會說幾個中文字。
在等車時, 在路邊攤吃了一塊美金的越式三明治。
偽越南人、Nita
這台車的坐位是可以躺下來的睡床。之前我在柬埔寨的第二天晚上也是坐夜車, 那時是坐 Giant Ibis 巴士, Giant Ibis 的睡床有隔板, 所以躺下時四肢不太能自由伸展, 會一直撞壁。Danh Danh 的躺椅則沒有隔板, 所以四肢可以伸出, 睡得比較舒服。不過 Giant Ibis 的人員說英文, 服務比較好。
六點出發, 早上九點四十分我們抵達柬埔寨的邊界城市 Baret, 一路上有好多中文字的商店。巴士在一間餐廳前停下, 車掌說了一些話, 大家魚貫下車, 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有一個會說英文的好心柬埔寨女孩幫我解釋, 說在這裡下車, 自行付錢用餐, 一份餐兩塊半美金。我跟那位女孩一起用餐聊天, 結果我聽到很勁爆的事。她叫做 Nita, 第一次去胡志明市, 去見她網路上的約會對象, 對方是孟加拉人。哇! 也太千里迢迢了吧! 我那時心裡直覺想, 一個人去異國見網友要小心啊! 不過後來抵達胡志明市時, 我有看到那位網友先生, 覺得他看起來人很好的樣子, 他在那裡還幫我找賣 sim 卡的地方。
接著到了柬越邊界! 這是我繼美墨邊境後, 第二次陸路跨國! 同年十二月與次年一月, 我則跨了智利阿根廷、烏拉圭阿根廷、阿根廷巴拉圭、巴拉圭巴西邊境。
發生了一件小插曲。似乎當初在金邊上車時, 巴士的人員已拿了全車乘客的護照, 唯獨沒拿我的護照 (我在網路上有看到有外國遊客並不想把自己的護照交出來, 但完全沒有人問過我)。在邊境時, 車掌直接把一大疊護照拿去櫃檯處理, 再發還給大家, 我這才表示我的護照沒有被蓋到章, 車掌先生對我超生氣, 用柬語還是越語對我嘖嘖, 我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真的是長得太像越南人, 自然融入, 對方就覺得我應該要聽懂他們的話。而且台灣跟越南的護照封面還是同一個顏色的。不過, 車掌後來幫我處理好護照了, 過關很順利。
過了邊境後, 按越南規定, 要換乘一般座椅的巴士。司機也換了一個, 開車很兇, 狂按喇叭, 胡志明市的交通比金邊還擁擠忙碌。路上沒有嘟嘟車。
終於抵達, 剛認識的柬埔寨女孩 Nita 的網友有幫我找賣 sim 卡的地方, 可是那家店剛好售完。路上有人說有 sim 卡可以賣我, 我說好, 結果對方說要騎摩托車載我去買, 我說不要, 街上那麼多可以買 sim 卡的地方, 也不知道他要載我去哪裡。為了擺脫他, 我走進最近的店, 巴士公司 Giant Ibis , 這裡也有賣電話卡。原本櫃台人員說一張 175 K, 我請她算便宜一點, 她就說 150 K (約兩百塊台幣), 我拿到的是 Vietnamobile, 收訊蠻差的。我也跟她兌換剩下的柬埔寨幣, 真的懶得再去比價了。
有了 sim 卡後, 就立馬用 Grab 叫車去下一個地點。這裡沒有嘟嘟車了, 因為我想省錢, 我叫了機車, 但是我有個登機箱, 而越南的機車沒有前面腳踏的放置行李的地方, 司機自備了長帶子, 幫我把登機箱綁在機車上。
我的計畫是, 不先去胡志明市區, 而是先去湄公河三角洲的鄉下小鎮住一晚, 之後再去玩胡志明市區。一般的跨國巴士也是把乘客放在胡志明市區外面, 要進去市區的話要再搭車進去, 那我就先直接找去小鎮的巴士。每個巴士公司的位置地點都不同, 並沒有一個巴士總站, 要自行先找好巴士站的地址, 再叫 Grab 前往。
ㄅㄣˊ ㄐ一ㄝˊ
我在孤獨星球旅遊書上選了他們推薦的其中一個湄公河三角洲小鎮 Bến Tre, 中文是檳椥, 意思為竹埠(ㄅㄨˋ)。越南文唸起來像「ㄅㄣˊ ㄐ一ㄝˊ」, Tre 跟英文發音完全不像。我遇到一個英國人遊客, 因為手機沒電了, 一直問當地人要怎麼去 Ben Tre, 但沒有一個人聽得懂英文的發音, 讓他很崩潰。
其他旅遊書上介紹的湄公河小鎮看起來也很棒, 但是因為考量到我只住一晚, 不想去太遠的地方, 所以選擇了算是近的檳椥。網路上說, 巴士從胡志明到檳椥的時間大約是兩小時十五分。我實際搭時, 因為巴士會一一把乘客送到各自的目的地, 因此繞行等待許久, 花了快三小時才到。
我事先訂好了檳椥住宿, 叫做 BentreStay。非常推薦這個地方, 傳訊問問題時對方很詳細回覆。對方也跟我說要如何搭巴士到旅店: 在胡志明搭乘 Thao Chau (唸法如「討招」) 巴士, 該巴士會直接把你送到民宿門口。要搜尋這個巴士站的話, 在谷歌地圖輸入 Nha Xe Thao Chau (也就是「Thao Chau 車站」的意思), 巴士站距離 Danh Danh 下車點為 3.4 公里。巴士票是 90 k 盾, 約 120 台幣。
BentreStay 一晚, 雙人房附電扇、共用衛浴、附早餐, 一晚約 210 台幣。
網路上說前往檳椥的巴士時間是早上六點到晚上七點, 每十五分鐘一班。但是我到 Thao Chau 車站時, 櫃台說下一班車是下午三點十分, 也就是要等四五十分鐘。我訂好車票, 去附近找食物。
這是我第一次來越南。長年住在洛杉磯, 而且住得離「小西貢」不遠, 我因而非常喜歡吃越南料理, 所以這次來到越南真的很期待。殊不知, 我的第一餐很普通。五花肉配飯, 沒有配菜, 35 k 盾 (50台幣)。
抵達檳椥後, 這間巴士公司會把乘客分到不同的小廂型車, 一一送我們到想去的地方, 服務很好。因為是一一接送, 所以我到旅館時已經是晚上六點了。入住後, 我走出門去找食物, 但是我們旅館距離檳椥鎮有一段距離, 附近很黑, 窄窄的馬路上有很多機車呼嘯而過, 行走起來不太舒服, 而且有我最怕的狗吠聲 (發現柬埔寨的狗不會對人吠! 越南與台灣的狗會!), 所以我最後決定不繼續走, 只在附近雜貨店買零食當作一餐, 一個工廠包裝的麵包與一包神秘的當地餅乾, 兩個共 10 k 盾 (13 台幣)。
一期一會
晚上, 我在民宿的公共空間寫作時, 其他房客來跟我聊天, 結果最後大家五六個人聊了起來。很開心! 這是我在柬埔寨七日、越南四日獨旅中少數有交到朋友的際遇。旅途中的緣分真的是一期一會, 在旅途中開心地聊天、一同出遊, 但下次見面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BentreStay 的公共空間
以下是在 BentreStay 交到的朋友們:
1. Pete: 第一位跟我聊天的人, 他也是在民宿裡主動跟所有人聊天、把大家串起來的人。他是個旅遊狂人! 他是我第二個遇過會不顧一切瘋狂旅遊的人。英國人, 三十九歲。隔天, 應 Pete 的邀請, 我跟他與另一個韓國男子三人一起在檳椥騎腳踏車一整天。
Pete 似乎沒有正當工作, 大部分的時間在國外旅遊, 而且會在不同國家長住, 是那種把身上錢花光光的那種。目前他已經在這間旅館住了兩個月左右。他非常愛講話, 喋喋不休直到其他人眼神死的程度, 雖然他講的事都是超酷的旅行冒險。因為隔天我跟他們騎腳踏車 6-7 個小時, 所以聽了很多他的故事。
他聽到我住美國, 就說他以前曾經從美國東岸一路搭便車旅行到美國西岸, 非常驚人! (而且身為一個白人男性比較沒有安全顧慮, 真好) , 還說他到西岸波特蘭附近後, 再一路溜滑板到聖地牙哥 (是真的還是假的? 波特蘭與聖地牙哥相距幾千里ㄟ!) 到了聖地牙哥後他想住下來, 還假造工作身份, 在速食店 Taco Bell 上班, 說因為那裡是美墨邊界, 他會說西班牙文所以比較好找工作 (他是英國西班牙混血)。還說, 他根本就分不清美金錢幣二十五毛、十毛、五毛、一毛哪個是哪個, 站收銀台時隨便亂找錢一通, 然後可能做了一下子就逃走了。但是他後來還是在聖地牙哥住了半年一年。
我們是否都被綁在洞穴中、那我的馬跑走了會怎麼樣
隔天我跟他騎腳踏車中途, 一起享用美味的越南咖啡時, 也聊到對於沒有正職, 長期出國旅行的事。我沒有像他這麼瘋狂地旅行, 但有時還是會害怕社會世俗的眼光或期待, 這樣辭職去旅行好嗎? 是不是要留在職位? 的大哉問。Pete 提到了柏拉圖的洞穴理論, 很有意思。
柏拉圖說, 有一群人被綁在洞穴中, 他們只能看到映照在山壁上的火, 他們以為世界就是這樣。有一天, 其中一人掙脫, 走出洞穴, 發現世界的遼闊與不同, 回去洞穴告訴他的夥伴, 夥伴們卻不相信。所以說, Pete 是已經跑出洞穴看過的人? 離開洞穴看世界 vs 辭職去旅行, 是有些相似之處。
Pete 還說 (真的說很多話呢), 美國有一位很有名的心靈大師, 有一個很有名的影片, 還特地放給我看, 結果這位大師用英文說了中國「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的故事。這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故事, 但我第一次聽到英文的版本, 而且似乎許多西洋人深深被故事中的哲理打動。是的! 辭職去旅行, 生活中許多大變動, 在當下看起來也許是很糟糕的情況, 但後來會發生什麼事, 是好是壞, 真的很難說!
總之 Pete 真的是個很有趣的角色, 也許過一陣子再敲他, 就可以再得到一些去旅行的勇氣。他還說了其他很誇張的旅行冒險故事, 可能下一篇再收錄。前陣子在線上聊天時, 他說他在泰國接受訓練, 什麼訓練呢? 該不會是泰拳訓練?
韓國阿伯、湄公河女孩
Pete 篇幅很長, 再來終於介紹其他認識到的人:
2. Chong: 獨自旅遊的韓國老人, 他已經七十五歲了! 外表看起來年輕很多, 隔天還跟我們騎腳踏車一整天, 真的很厲害。他退休後就把老婆留在家裡, 自己到處旅遊 (似乎男生這樣做就比較可以)。他的英文其實不太好, 能這樣獨旅, 我覺得他很勇敢! 他是聲樂家, 還現場表演高歌一曲!
3. Lin: 二十三歲越南女孩, 而且她來自湄公河三角洲! 她很大方開朗。她跟另外一個男生一起來這旅行, 他們說他們是「最好的同性戀朋友」。那位男生 (名字忘了) 來自北方河內, 我們還討論了北越人與南越人的差別。兩人英文都非常好, 說他們是靠打電玩學英文, 兩人也是透過電玩認識。Lin 很熱情地介紹越南與湄公河三角洲的文化, 還進行了小小的越南語課程, 真的很難。她看了我的中文名字, 說這個字越南語的發音是 Van, 發音跟中文完全不同! 後來 Pete 就直接叫我 Van (可是越南發音應該聽起來完全不像 Van, 我的筆記是寫 Vung 一聲)。
我們在聊天時, 後面房子在辦喪事, 他們唱了蠻好聽的辦喪事的歌。Lin 也特別介紹這首歌曲, 還現場唱了一段。後來在胡志明本來想跟 Lin 約出來, 可惜時間沒對上。
在聊天時大家一起分享零食水果。我吃到新的水果! 蘭撒, 有一點像龍眼, 但是果肉更多, 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