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清邁(四)銀匠的廟

2/2/2024

早上六點半到清邁市場,找僧侶布施。很有趣的體驗, 很多當地人也這麼做, 他們拿著塑膠袋裝的一些小吃放入僧侶的大缽內。有當地人騎著摩托車在僧侶前臨停下來, 脫下鞋子,先放食物在缽內, 然後跪在僧侶前接受僧侶的祈福。我們先去清邁市場買食物, 根本不知道要買什麼,隨便亂買。在市場門口看到僧侶便照剛剛看到的如法炮製, 先把塑膠袋食物放進缽內, 再脫鞋跪下接受祈福, 我們剛好是遇到一位年長的跟一位小孩僧侶, 他們有問我們來自哪裡。

照片中的小販: 泰式油條10B, 好喝的濃泰式黑咖啡15B, 也是裝在小玻璃杯內, 附上綠茶。



清曼寺速寫

清曼寺有舒服的大草皮。主寺廟旁的草皮上有很大的雞蛋花樹, 葉子已凋落, 但雪白的花朵還是分布在樹的最頂端。



小銀廟 Wat Muen San Temple

這是我清邁之旅中最喜歡的廟。很小巧可愛, 只有一點點遊客。無論是外牆或是內部展示的銀色浮雕藝術作品都非常精細好看。廟宇的屋頂是活潑但不失沉穩的單一橘褐色, 與下方的外牆面銀白精細複雜雕刻藝術非常搭配。小廟旁有一棵溫暖的大樹。牌子上寫是百年酸豆樹(Tamarind), 寺廟旁就是應該有一棵大樹作伴。樹下有一些長椅可以休息。

雖然說是浮雕, 但是非常立體。


18世紀時,緬甸佔領蘭納王國,許多村鎮因戰亂而荒廢。Kawila貴族打贏緬甸,成為清邁第一位國王(1782)。1799年他帶領Ban Nguai Lai人民來到此地區,在小銀廟周邊安定下來。這一批人民中很多是手藝高超的銀匠,他們重建了小銀廟,小銀廟成為當地人民生活中心。

寺廟園區內也有一些窣堵坡佛塔,外表已爬了一些藤蔓。牌子說最大的窣堵坡是蘭納風格, 1920年代由傣族(Thai Yai)建成, 窣堵坡佛塔有一道長階梯, 是為了讓人在特殊日子進去塔內清洗舍利子用。牌子說, 窣堵坡的四角都有雨傘, 是傣族特別裝飾。四角也有石獅雕像, 有的石獅的大嘴裡啣著半截人像, 但雕塑風格不寫實, 所以不至於太恐怖,只是覺得很突兀。

其中一個小遺骨塔牌示說, 這裡存放Khruba Siwichai法師的遺骨。Siwichai(1878-1939)為當地知名法師, 以興建大量的寺廟知名, 包括清邁的雙龍寺。

我在這裡也看到了其他清邁寺廟中也會出現的神秘女子雕像, 她的頭髮如一條長長的黑蛇, 從頭頂彎起一個弧線後下垂, 此女子兩手分別握著髮束的兩端,一手扶著在頭頂,一手握著髮梢。查了一下, 她叫做Phra Mae Thorani帕媚托拉尼, 是南傳佛教神話中的土地女神,形象為兩手托著長髮作扭擰狀。不過我在小銀廟看到的雕像有點簡單, 所以我看不太出來她是在扭著長髮就是了。




素攀寺(銀廟) Wat Sri Suphan

整座廟以銀打造, 女性禁止進入銀殿。1500年代建。


外型跟小銀廟很像, 但是遊客很多。很多租衣服外拍的遊客在場, 就沒有閒情逸致的氣氛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地圖 『di-tu』紀錄 (一): 國家們

墨西哥提華納(一)輕鬆跨越邊境

土耳其第四天: 愛之谷、白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