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 罕薩河谷(一) 三番兩次召喚

網路上的匯率: 1USD = 278 PKR (R)

但我們在機場換到 1USD = 252 PKR (R)

住Sost鎮的Hunza Peace Point, 舒適寬敞雙人床帶衛浴原本一晚3500R, 被殺到2500R, 沒有熱水, 但是員工燒了一大桶熱水給我們洗熱水澡, 非常貼心。


08/19/2024 Jaglot Gouro⮕Hunza Valley⮕Passu Cones⮕Sost

彷彿做了一場很真實的災難夢
早晨, 藍天白雲, 沒有風, 陽光普照, 喀喇崑崙公路上汽車正常來來往往, 彷彿我們昨天只是做了一場惡夢而已, 但透過二樓的陽台往遠方看, 還是可以看到土石流。

照片上的兩個小洞就是隧道, 比較前面的是我們昨天躲避的。兩個隧道上方都蓋滿了土石流。


走到樓下, 想跟旅店訂早餐與奶茶。用餐室裡有一位投宿的旅客, 跟我們大聊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他幫我們跟不會英文的旅店老闆點餐, 我們點了加了切碎蔬菜的煎蛋、帕拉打(用當地報紙墊著,放在盤子上)、奶茶。

這位很愛聊天的仁兄說, 他跟八位家庭成員一起旅行, 昨晚投宿在這間旅店。他們來自南部舊首都喀拉蚩, 搭了26個小時的火車才到伊斯蘭瑪巴德, 再在伊斯蘭瑪巴德租車遊北部。他還說, 火車搭的時間很長, 但是比搭飛機便宜, 搭火車一人是4500R, 飛機一人是15000R(54美金)。他越問越深入, 問了我們的年紀與工作,他自己是三十幾歲。他說, 一起旅行的家庭成員中有兩個妹妹, 昨晚他們聽到旅店有「中國人」(就是我們), 她們很想一睹我們的風采。

年紀比較大的妹妹下樓來到用餐室了, 她的名字叫做愛莉沙(Elisa), 16歲, 身材嬌小, 長得很可愛, 開朗大方, 有超流利的英文, 說話舉止也像個小大人一樣, 她會一直嗆這位「哥哥」, 跟他拌嘴,很好笑。而且後來才發現,他根本就不是她哥哥,也不是他們家族的人,只是一個莫名其妙的朋友,可能這家人人太好,擺脫不了這個人吧。確實這家人的皮膚比較黑,這個「哥哥」卻長得較像北方人,皮膚白皙。而且這家庭的其他成員都是很純樸親切安靜的感覺,就這個「哥哥」感覺很油腔滑調。



小大人vs亂入男
愛莉沙開心地跟我們聊天,知道我們實際年齡後嚇了一大跳。其他的家族成員出現了, 但只有這位女孩是比較開朗,還有一位看起來20-30歲的哥哥(看起來是真的哥哥),雖然會英文, 但就只是在旁邊靜靜地聽著。聊到後來,愛莉沙與油腔滑調的假哥哥(不記得名字)說要跟我們合照,我們開心地合照後,假哥哥說想要搭我們的肩膀合照,搭肩膀在西方世界裡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巴基斯坦民風保守,他這樣問就比較突兀。他提出這個要求時,愛莉沙很嚴肅地說這絕對不可以,然後就跟假哥哥爭執了起來,女孩像個成熟的小大人,跟他說只有很有交情的朋友才可以跟異性搭肩,還把假哥哥頭上的毛帽摘下來,露出他的大光頭。

這時候趁假哥哥跟我隊友聊天時,愛莉沙跟我說要跟我借一步說話,把我拉到一旁, 說這個哥哥不是他們真正的哥哥,是奇怪的亂入家庭的朋友,還說, 這個人跟我們說他單身, 但其實他已經結婚了! 她要我們小心他輕浮的態度。太奇怪了, 這個家族為什麼能忍受這個人的加入呢? 

不管怎樣, 愛莉沙與那安靜的真的哥哥說, 他們的媽媽與阿姨想見我們。所以我們走到二樓的客房, 她們都在房間裡。愛莉沙說, 一位是她媽媽, 另一位是阿姨, 但是照顧她長大, 所以也是媽媽。她們看起來很年長傳統, 正正經經地包著頭, 我之前有看巴基斯坦的書, 說見到長者要把頭低下來讓他們摸頭, 於是我如法炮製地低下頭, 她們也很親暱地摸了摸我的頭。我們開心地合照。愛莉沙想要我們的聯絡方式, 但是她只有IG而已, 而我們沒有, 我留下了我的電子郵件, 這個電子郵件也連結到我的臉書, 但之後她都沒有聯絡。



去還是不去, 際遇接二連三發生
接著他們說, 如果不嫌棄, 要不要搭他們的車一起去罕薩河谷呢? 我感到非常心動! 因為在國外不是每次都能遇到親切熱情的在地人的。他們昨天很晚才到這裡, 根本就不知道有土石流。昨晚我們還下定決心要回吉爾吉特了, 但是今天藍天白雲又大太陽的, 那場可怕的土石流好像是好幾個世紀前發生似的。我們先答應跟他們同行, 但他們又說, 他們的車壞了, 現在還在等修車的人來, 修車的人本來跟他們約好一小時之前來的。大家看起來一點都不急也不生氣, 閒坐著聊天。我們等了一會, 還不見修車人身影, 昨晚下的決定又悄悄地回到腦中。跟隊友討論, 也許還是回吉爾吉特吧! 就算修車的人來了, 也不知道多久會修好。

就這樣跟他們告知我們的計畫, 然後請旅店老闆幫我們叫台車回吉爾吉特。結果老闆似乎也不能打電話叫車, 所以他自己走到喀喇崑崙公路旁, 站在路邊等待, 幫我們看有沒有計程車或共乘小巴經過。他們搬了椅子讓我們坐在旅店前院等, 天氣大好, 坐在樹下稍稍擋太陽, 但也享受著好天氣。這裡有一隻很友善的拉不拉多流浪狗, 很開心地討拍, 我記得昨天發生土石流之前, 搭著要前往Minapin的小巴經過這裡時, 那時已開始狂風暴雨, 我記得看到這隻狗一臉害怕地瑟縮趴在牆前的空地。

我們坐在樹下時, 突然一輛小轎車在我們前面停下。出來的竟然是宋先生與然小姐!! 天啊!! 我們在兩天內巧遇了兩次! 他們說, 昨晚前往吉爾吉特的路開通後, 他們回到吉爾吉特住了一晚, 今天就出發前往罕薩河谷了。還說, 他們這位安靜木訥、不說英文的司機, 似乎是守護我們的騎士, 因為我們坐在樹下有點隱密, 坐在車裡的宋先生與然小姐並沒有發現我們, 但是司機開著車還是發現了我們, 什麼也不說, 就直接停車停在我們前面。宋先生邀我們上車一起去罕薩。覺得罕薩河谷三番兩次地送出使者來召喚我們過去, 先是愛莉沙一家人, 我們決定不要後, 又送來宋先生然小姐與司機, 非要我們改變心意不可, 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 跳上車, 前往罕薩河谷! 我們離開時, 愛莉沙好像有點失望, 不過他們的修車人一直都沒出現。

原本我們要去Minapin爬Rakaposhi Camp, 但昨晚土石流太恐怖, 我也會怕要是爬山時地形不穩怎麼辦, 我們就順應罕薩大神的旨意, 直接前往罕薩河谷(Hunza Valley)。


【行前筆記】
Hunza Valley
Formerly known as Kanjut, Hunza was an independent principality(公國) ruled by a hereditary monarch named Mir Tham in the local Burushaski language. 
In the 19th century, Baltit Fort was part of the Great Game. 1891, as part of an overall strategy to contain the Russian Brtish troops invaded Hunza and occupied Baltit Fort and Hunza State.
This valley shows its borders with China towards the northeast and Tajikistan and Afghanistan towards the Northwest. Hunza also borders Gilgit Agency to the south and Nagar to the East.
Because of the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region, masses of rocks and sediments were carried down and deposited by a glacier.

Four separate ethnolinguistic groups in Hunza
1. Shin-lower part of the Hunza Valeey
2. Brusho-central Hunza
3. Wakhi-immigrants from central Asia, upper Hunza
4. Dom-once musicians/artists

Local language: Burushaki, spoken by the Burusho people. Burusho people also are known as Botraj-ethnolinguistic group indifenous.
Rish music and dance, progressive views towards education and women.



Islam
the Shia Asnashari school of thought came to Hunza in the 16th. 18th-Hunzukuts conerted to Shia Imami Ismaili Islam.

Shia Asnashari: literally means "The Twelvers" or those who believe in the 12 Imams also "Twelver Shi'ism"
十二瑪目派: 伊斯蘭教什葉派中最大的派



坐車遊過罕薩河谷, پسو 帕蘇
我們坐上車, 很快地來到昨天的可怕事故現場。有大怪手還在努力地清除路面, 單邊通行, 我們排在車陣中10-20分鐘後就可以通過隧道了。天啊! 我們竟然回來了! 還是心有餘悸。
宋先生與然小姐是看心情決定行程的人, 本來他們只想搭車罕薩一日遊, 當晚就回到吉爾吉特, 但是看到後來覺得罕薩河谷實在太美, 另外, 他們也很想去看看巴基斯坦與新疆的邊界, 所以吃午餐時臨時改變行程, 與司機和司機的老闆談妥, 變成在罕薩的北方城鎮Sost過一晚, 我跟隊友則是今天一整天都跟著他們的行程走, 明天才分開。宋先生原本堅持不讓我們付車資。

今天是遊車河, 去看沿路美麗的大山大景拍照, 天氣非常好, 山川非常壯麗。路上有觀景台可以看到Rakaposhi Glaciar。



這裡有牌子說這是古代絲路之路,就是遠方峭壁上的小小路徑。牌子說,原本這條路只是行人與馬匹走出來的路徑,在1958-60年間拓寬成可以讓一輛吉普車通過的單行道。1970年代,因為喀喇崑崙公路的興建,這條古絲路面臨被拆除銷毀的命運。為了保存此深具歷史意義的古絲路,巴基斯坦文化局與挪威大使館合作,於2004年重建了這段古絲路。如果沒有雲的話,照片中的天空可以看到正三角形的Rakaposhi峰。


我的個性不太喜歡這種上車下車拍照的行程, 還是比較喜歡長時間定點健行, 所以到後來我有點疲乏了, 所以提出明天要分開走, 而且要去長途健行, 隊友也很隨和地答應了。但還是感謝今天有便宜方便的包車、巧遇的好夥伴。

在路邊的紀念品店買了很有趣的罕薩河谷地圖, 標示非常不清楚, 看起來比較像幾何藝術作品。


一路上, 我們看了清透水藍的Attibad Lake。這片湖是在2010年巨大的土石流堆積阻塞後,才產生出來的湖泊。這場土石流也掩埋了19公里的喀喇崑崙公路的路段(這麼說,相比之下,我們昨天的土石流似乎是小菜一盤...? 難怪昨天很多當地人說no problem...?) ,當年的土石流阻擋了罕薩河河流流向長達五個月之久,河流被阻斷而造成的湖泊淹沒了村莊與田野,湖泊的深度漸漸達到100公尺深,並開始往上淹過土石流。

2010土石流發生後, 罕薩河谷北部約兩萬五千名人口只能仰賴船隻為唯一聯外交通,一直到2015年,此段喀喇崑崙公路才重新建好,並新增了好幾個隧道(應該也包括昨天我們躲避的那個吧),終於可以不用靠船隻通行。想像整整五年,只能搭船到外面的世界!! 看完這個牌子的說明,又想到昨天發生的可怕的事,覺得這一個地區地形實在是太險惡,人民居住實在太困難危險了! 真的是需要冒險才能抵達的秘境中的秘境。之後我跟隊友討論到,巴基斯坦北方的壯麗山脈冰川有點類似巴塔哥尼亞,但是巴塔哥尼亞的地形沒有像這裡這麼危險,不須冒生命危險就可以放心旅遊! 缺點就是要搭飛機搭很久就是了。



接著來到Welcome to Passu大字的地方, 這邊有一大排錐狀的高峰, 叫做「帕蘇錐」Passu Cones。中午在附近吃美味的Yak Grill, 烤氂牛料理, 餐應有三面大大的窗戶, 可一邊吃飯一邊享受美景。隊友點氂牛漢堡, 非常好吃, 1500R, 我點的是"yak chilli dry with fried rice", 原來是仿中式的做法, 氂牛切片與蔬菜下去炒, 配炒飯, 分量很大1450R。之後在菜單上看到「chilli」的話, 就是指中式做法。


「帕蘇錐」Passu Cones, 高6000多公尺。這裡也可以看到遠方的帕蘇冰川(Passu Glacier),隔天我們去Yunz Valley健行時,可以更靠近觀賞這個冰川。這趟巴基斯坦之旅也是好多個冰川看好看滿。牌子說, 帕蘇冰川長20.5公里, 冰川後方的高峰為帕蘇峰, 高7478公尺, 這天帕蘇峰隱藏在雲霧後面了。群峰真如錐狀, 中間的部分胖胖的, 頂端尖尖小小的。因為地形的抬壓推擠, 表面有各種方向的斜紋路。一些山峰上有積雪。有些山峰在太陽照耀下是白亮的米色, 配上澄澈的藍天, 非常宜人, 這裡的風景除了像巴塔哥尼亞之外, 也像加州的Eastern Sierra Nevada山區。靠近山腳的地方是砂石堆積。


遊客會站在這裡的馬路中間拍照。彷彿昨天的暴風雨從沒發生,天空是耀眼的藍天與千變萬化的雲,造成山脈上對比強烈的陰影來來去去。白雲陰影下的山峰透出淺紫藍的色調。山峰上寸草不生, 大大小小的嶙峋鋸齒排列。




狂風再起
烤氂牛餐廳店裡有英文流利的當地人, 於是我問他這附近有什麼推薦的健行路線, 他推薦「Yunz Valley」, 「Yunz」發音如【yoonz】, 晚上在飯店用少少的網路稍微看一下資料後, 隔天我們就走這條美麗的路線了! 

也是在餐廳時, 宋先生臨時決定要在罕薩河谷過夜, 明天去看新疆邊界。司機建議今晚在北方一點的「蘇斯特」Sost住宿。於是下午我們繼續遊車河, 看到景點就下來拍照, 一路到蘇斯特入住。

在當地蜜餞與乾果店停下來, 我買了新鮮杏桃, 也買了當地產的杏仁, 旁邊有氂牛肉店, 放置了很多氂牛頭骨。照片上就是非常貼心紳士的司機先生, 也是這天早上鷹眼發現到坐在路邊的我們的人。在這裡, 有一組遊客坐在樹下喝茶, 開朗的宋先生跟他們交談打成一片, 這群人的相貌雖然看起來像巴基斯坦北方人, 結果他們竟然是來自肯亞!


下午三點多, 又開始起風, 我們馬上想到昨天發生的可怕的事, 而且我們依舊行駛在緊貼著峭壁的喀喇崑崙公路上, 隨時會有落石落下, 所以我們停止賞玩風景, 直奔蘇斯特飯店入住。這位司機很細心, 一邊駕駛一邊仔細看著山壁, 感覺比昨天硬要冒然衝出隧道口的小巴司機更令人放心許多。

司機幫我們選了一間有規模的飯店, 叫做Hunza Peace Point。雖然司機與餐廳店家都說蘇斯特是有規模的小鎮, 但是實際去的時候還是覺得飯店四周空蕩蕩的, 沒有其他店家, 也沒有美麗風景, 倒是有一些大貨卡停在這裡, 配上後方寸草不生的小山丘, 看起來就像是工業區。蘇斯特是經喀喇崑崙公路進入中國邊境前在巴基斯坦的最後一個城鎮,海拔約2800米。



罕薩和平點
不過這個飯店本身, 比我們昨天投宿的髒房間好多了! 這裡有一個正式的櫃檯, 櫃檯的招待人員是女性, 在旅途中第一次看到, 接下來幾天在罕薩河谷也看到其他工作中的女性了。罕薩河谷真的如之前所讀的一樣, 比巴基斯坦其他地區更重視女性。客房寬敞乾淨, 訂價一晚3500R, 宋先生硬是殺到2500R, 還抱著男姓店員稱兄道弟, 太厲害了! 想到昨晚我們住的骯髒又沒沖水馬桶的房間要4000R。

客房外長長的走廊上有一些壁畫, 壁畫的內容是當地的野生動物ibex, 中文可以翻作羱羊或野山羊, 是一種有大角的羊, 我們隔天在據說有機會看到牠們的地方健行, 但是沒看到。這些飯店的羱羊壁畫很有趣, 因為筆觸非常樸拙, 畫面中的羱羊一直都是很不爽的樣子。


這間飯店的大門口與大廳都有一個廚師的招牌, 說這位廚師以前在新加坡很有名的萊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擔任大廚多年, 現在這位大廚告老返鄉, 擔任這間飯店的大廚。我們晚上吃到他超美味的菜餚, 廚師本人, 剛開始會以為他的臉有點嚴肅, 但後來發現他非常親切和藹, 並總是想確定我們是否住得吃得舒服。



計畫明日行程
大廳有提供不穩的wifi, 我們四人辛苦地使用。我們購買的網卡公司在巴基斯坦北方都沒有收訊。 昨天吃午餐時有用到餐廳的網路, 之後發生了恐怖土石流、昨晚投宿的小旅店沒有網路, 一直到現在, 入住蘇斯特的飯店後才有網路可以使用。也是很諷刺, 十幾年前出國自助旅行時沒有網路也不覺得有什麼大礙, 現在一沒網路就覺得很不習慣。也許以後可以計畫到一個沒網路的國度地區, 好好鍛練一下。

因為有網路了, 我查了接下來幾天的天氣, 因為昨天的暴風雨和土石流仍然記憶猶新。結果查了幾個不同的大天氣平台, 發現巴基斯坦北方的天氣預報根本就不準。我把我們昨天的驚魂經驗放在臉書社團Pakistan Backpacker上, 有很多人回覆。有人說這裡的氣象預報不準, 高山區裡氣候多變, 狂風暴雨說來就來, 在旅行時只能小心謹慎, 注意四周的變化。另外一個遊客說, 他們在去巴基斯坦北方另一個旅遊勝地Skardu的時候, 遇到土石流, 道路封閉了七個小時, 還有當地居民把他們帶回家招待, 很巴基斯坦北方的體驗啊!

我也查了一下最近發生的天災, 令人傷心的是因微氣候暖化, 這裡的冰川正在急速融化, 造成大淹水與土石流, 多處喀喇崑崙公路關閉, 無法通行。另外一個新聞說, 週日吉爾吉特出現強風與地形驟雨, 造成公路上多處土石流, 道路封閉,也就是我們昨天遭遇的土石流。

我本來想用網路找明天附近的健行資訊。中午餐廳的人員說, 附近的健行最好要請嚮導, 可能因為路徑標示不明。大廳網路實在太慢, 查不出什麼資訊。因為不想一直等待慢速網路, 我直接去櫃檯問有沒有健行嚮導, 剛好是大廚站在櫃檯。他幫我們撥打給一位健行嚮導, 我在電話上詢問他健行的細節。這位嚮導報價Passu glacier健行三至四小時, 5000R。我們又跟櫃檯借電話, 打給中午的烤氂牛餐廳, 對方報價同樣區域健行, 六個小時多, 6000R。經過討論後, 覺得時間較長的健行可以看到比較多東西, 所以選了後者。健行見面的地點就是位在帕蘇錐的烤氂牛餐廳。

再來, 我們又問櫃檯的大廚, 明天可否安排從這裡到帕蘇錐的計程車。這位大廚說, 明天早上六點半到七點之間, 共乘小巴會經過這裡, 在路邊揮手上車即可, 40分鐘的車程, 一人250R, 若是叫計程車, 一輛5000R。



傳奇大廚的晚餐
今天晚餐我們與宋先生然小姐、司機一起吃這位有名大廚的菜餚。宋先生說, 明天我們要再一次分別, 所以也是慶祝餞行晚餐, 當然, 因為我們已經不小心巧遇兩次, 所以如果之後的旅程中又不小心再巧遇, 應該也不會太意外。明天這對夫妻要去看新疆邊界, 然後回到伊斯蘭馬巴德, 然後再去白沙瓦看槍枝, 跟我們行程不會重複, 我們之後在旅途上就沒有看到他們了。

這間飯店的菜單非常詳盡, 應有盡有, 而且有很多罕薩河谷才有的特別料理。菜餚美味, 我們吃得很過癮。點了罕薩料理"chapsuro", 兩塊薄餅中間夾好吃的碎肉咖哩, 還吃到"mandu", 大餃子, 奇怪的是, 韓國的大餃子也叫mandu, 為什麼罕薩河谷的也叫mandu呢? 也叫了炒麵、烤雞肉串、烤羊肉。罕薩河谷盛產金黃色的杏桃(apricat), 今天在路邊就買了一袋, 鮮甜多汁。在台灣看不到杏桃, 以前在洛杉磯在盛產季節時吃得到, 但是沒有像這裡這麼新鮮多汁。我在晚餐時也點了一杯新鮮杏桃汁, 叫做chamus, 400R。甜點點了加了玫瑰水的焦糖布丁, 香氣四溢。吃得很飽! 

因為實在吃不下, 把剩下的chapsuro打包當明天早餐, 問大廚可否借冰箱冰過夜, 我跟著大廚到他的廚房, 發現廚房非常簡陋, 廚具設備也非常陽春, 而且只有一兩個幫忙做飯的員工, 竟然能用這麼少的資源變出這麼多樣的美味料理, 真的很厲害! 想像大廚當年在新加坡萊佛士酒店擔任大廚, 應該是用著豪華完善的設備, 並且有一大批小廚子手下可以呼喚, 如今洗盡鉛華, 在小小的廚房裡做飯, 但是, 能回到家鄉應該還是開心的吧。



人工煮熱的洗澡水
我們下午剛入住時問櫃檯, 房間浴室是否有熱水, 對方說有。但是我們實際打開水龍頭一陣子後還是沒有熱水。其實在整個巴基斯坦北方的旅館, 似乎一直沒有熱水、網路, 而且水龍頭流出的水有時候是有點灰灰的狀態, 有時候會沒電。我已經連續兩個晚上因為沒熱水所以沒洗澡了, 第一晚是在童話草原, 再來是昨午晚投宿的旅店, 我也很弱很懶, 不願意用冷水擦澡, 罕薩河谷的天氣每天是舒適的18-25度, 氣溫沒有熱到讓我願意只洗冷水澡。我厚著臉皮再去櫃檯, 還是大廚站在櫃檯聽候服務, 我問他浴室會有熱水嗎? 他的臉露出感到抱歉的表情, 然後說, 我請廚房的人幫你燒一大桶熱水來洗澡吧。人實在是太好了! 

在房間等了一會, 員工真的提了一只超大水桶, 裡面都是煮沸的、燒燙燙的滾水, 因為很燙, 我是以3:1的比例冷水兌熱水來洗澡, 我們兩人洗得又徹底又久, 還是有剩的熱水。等了兩天才洗到的熱水澡, 員工親手煮沸提過來的貼心熱水, 真是太幸福了! 覺得很感動, 也對他們的舉動感到溫暖, 再次感受到巴基斯坦的貼心與友善。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地圖 『di-tu』紀錄 (一): 國家們

墨西哥提華納(一)輕鬆跨越邊境

土耳其第四天: 愛之谷、白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