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短暫過境城鎮 (5) 波士頓 2021新拜訪的地點_Layovers (5) Boston







 第一篇波士頓


  • 2021夏天, 拜訪了波士頓三次, 每次大概只有半天的時間, 每次都還是有新的地方可以看, 真的很喜歡波士頓!
  • 我本身很摳, 所以不喜歡花大錢參觀景點, 以下的景點大多是免費的, 保羅里維爾老宅門票六塊美金, 我也是覺得夠便宜才購票入場. 
  • 用兩個半天的時間, 成功補完了上次沒走完的 "自由之路" (Freedom Trail) 的地點. 共拜訪了: 
  • Paul Revere House 保羅里維爾老宅
  • Old North Church (當天剛好沒開放進入) 老北教堂
  • Copp's Hill Burying Ground 科博丘墓園
  • Bunker Hill Monument 邦克山紀念碑
  • Charlestown Navy Yard/ USS Constitution 美國憲章號戰艦博物館
  • 以下會一一介紹.

USS Constitution Museum 美國憲章號戰艦博物館
  • 我是先搭地鐵到 Haymarket站, 再轉乘公車抵達, 在波士頓市區要去哪裡都很方便. 
  • Charlestown Navy Yard 查爾斯頓海軍基地: 在漫長的1800 到1974 年之間都被海軍使用, 在這裡製造軍艦, 修理軍艦, 或準備軍艦. 
  • 這裡有一艘有名的軍艦, USS Constitution 美國憲章號戰艦, 號稱 "世界上最老的且還在行駛的軍艦", 1797年下水服役, 1881年退役, 在這期間參加了很多重要的戰爭. 
  • 平常這艘軍艦有開放給民眾參觀. 然而, 我是在美國國慶日拜訪, 這艘船這天到海上去慶祝國慶了! 沒有參觀到內部很可惜.
  • 但是後來我有觀賞到憲章號緩緩地駛回海軍基地, 還在海灣上施放了很多加農砲以示慶祝國慶日. 我比較能聯想到的, 就是長得有點像 "風中奇緣" 裡, 約翰史密斯搭去美洲大陸的船隻. 
  • 在海軍基地可以參觀 "dry dock" 旱塢, 就是建造, 修理, 改裝船隻的地方. 
  • 雖然不能登上憲章號, 但是在這海軍基地裡有個憲章號博物館可以參觀. 雖然說免費參觀, 但是放有一堆牌子叫你 "最好捐錢謝謝". 裡面的展覽豐富, 深入淺出, 講解了艦章號的建造過程, 參戰過程, 後來得修復歷程, 當時的水手生活等等. 
  • 在同一個海軍基地內, 遊客中心也有不錯的免費展覽, 講解當時的波士頓的歷史與人們的生活, 當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講解這裡的海軍發展.
  • 還有另外一艘小軍艦可以免費登船參觀! 卡森. 楊號 (USS Cassing Young). 建於1943年, 在二戰期間參加了七場戰爭, 被神風特攻隊攻擊兩次.
  • 參觀完海軍基地後, 走路十分鐘, 即可抵達 "邦克山紀念碑" Bunker Hill Monument. 建於1843年, 用來紀念1775年對抗英國的革命戰爭中的第一場戰爭. 就是在這個地點發生. 
  • 可能是因為疫情的關係, 以前是可以爬上紀念碑, 現在不開放. 
  • 參觀完後, 走路約十分鐘可以到 Community College 地下鐵站搭車回市區. 

The North End 北區, 小義大利區
  • 號稱 "波士頓最老的住宅區". 波士頓很喜歡號稱這一類最老的名號. 1630年歐洲人即在此地居住. 這一區義大利裔美國人多, 義大利餐廳林立. 我拜訪的那天剛好是歐洲足球賽, 義大利對上另外一個我已經忘記的國家. 這一區很多人穿著藍色的義大利隊服, 為義大利隊加油. 
  • 這裡也有很多號稱 "義式" 烘焙坊或甜點店. 我買了提拉米蘇, 不過覺得還是東亞版本的提拉米蘇比較合我胃口 (較不甜較不油膩).
  • 前往位在小義大利的景點 Paul Revere House 保羅里維爾老宅, 建於1680年, 門票六塊錢.
  • 之前不知道這位先生是誰. 但是似乎每個美國人都知道他是革命英雄. 1775年, 他們收到英軍即將進攻的警示, 里維爾深夜快馬加鞭, 大老遠通風報信, 大大幫助了美國方的軍隊.
  • 從里維爾老宅步行約五分鐘, 可以到老北教堂, 1723年建, 我拜訪的那天也是不對外開放, 疫情期間, 只能保持著順其自然的心情旅遊. 
  • 再續走五分鐘不到, 抵達 Copp's Hill Burying Ground 科博丘墓園, 裡面有名的人物其實我也不認識. 
  • 墓園的對面, 有一棟民宅叫做 "瘦樓" skinny house. (連結可以看到屋內景觀.) 寬度不到三公尺, 有四層樓高, 這棟房子最近剛被售出, 125萬美金. 據網頁上的描述, 瘦樓的由來是, 有兩兄弟繼承同一片土地, 其中一個兄弟去打仗, 另一個兄弟在他不在的期間, 自己建了大房子, 只留了一小塊地給他兄弟使用. 
  • 參觀完畢, 我一路從科博丘墓園散步到波士頓公共花園 (Public Garden), 大約三十分鐘. 一路上可以看到許多其他自由之路上的景點, 還有美麗的高樓大廈 (在美國很少見), 是很棒的散步路線. 

Forest Hills Cemetary 森林丘墓園

  • 這個景點不是自由之路的景點, 但是很推薦.
  • 我很喜歡拜訪美國的墓園, 彷彿走入了活的美術館兼歷史博物館, 同時美國的墓園多有美麗的園藝設計, 像是走在偌大且安寧的公園內, 瞻仰著許許多多曾經活在這裡的靈魂們. 
  • 墓碑上各式各樣的雕塑, 很多技巧高超, 我很喜歡墓碑冰冷堅硬的岩石材質, 卻能雕出柔和的寫實布料質感或花草細節, 這種衝突感更能展現雕塑家的技巧. 墳墓上的雕塑或圖像充滿寓意與象徵, 也很迷人.
  • 波士頓的森林丘墓園應該是我目前拜訪過最喜歡也是最大的墓園. 另外亞特蘭大也有一座很美的墓園, 以後會再介紹.
  • 從波士頓市區搭乘地鐵橘線到南方終點站, 即森林丘站. 從地鐵站步行十五分鐘即可抵達森林丘墓園, 免費入場.
  • 墓園於1848年建立. 占地廣大. 到現在還是有在接受喪葬服務的墓園.
  • 華麗的大拱門入口, 有廁所, 有詳細的地圖, 列出墓園裡特別的雕塑或人物. 有很多革命中的重要人物, 但是我之前都沒聽過, 以下介紹一些: 
  • Death Stays the Hand of the Sculptor, 1892 by Daniel Chester French. "死亡留在雕塑家的手裡". Daniel Chester French 是知名雕塑家, 最有名的作品是華盛頓特區的林肯紀念堂的林肯雕像! 此雕塑是為了紀念一對雕塑家兄弟. 
  • 墳墓上忠犬的雕塑: 在這個墓園裡有幾尊. 墳墓上的狗的雕塑, 可以代表家庭忠誠的守護者, 或為了紀念過世的家庭寵物. 
  • Chadwick Mausoleum, Chadwick 家族的墓陵, Gothic Revival architecture designed by William Preston. 哥德復興式建築. 
  • Resting Benches, 2001 by Lisa Osborn and Danielle Krcmar. 這個墓園內還有邀請一些當代藝術家製作一些現代公共雕塑, 他們選擇的作品調性都和墓園本身互相輝映協調, 不覺突兀. 這個是三張小床, 可以當作長椅. 床是生命中許多重要時刻發生的地點, 例如受孕, 出生, 結婚, 休息睡覺, 死亡.
  • 這個網站列出了一些美國常見的墓碑上的圖像雕塑以及其象徵. 例如船錨代表安全, 希望與堅定不移. 另外墓碑上常見的雕塑還有書 (可代表聖經, 或學習, 學者), 馬蹄蓮 (Calla Lily)(美麗, 婚姻, 耶穌復活), 一個斷掉的柱子雕塑代表此人英年早逝, 用布遮住一半的骨灰甕雕塑則代表生命不朽, 通常這種岩石雕塑出的布料輕柔感總是深深吸引著我. 樹幹的雕塑代表生命的短暫, 樹幹雕塑有不同數目的斷裂樹枝, 代表死去的家庭成員的樹木. 
有一些墓碑是非常光滑的圓球形, 稍微查了一下查不出典故. 

  • 我幾乎每次都在波士頓市區的中國城吃飯! 我就是喜歡亞洲菜! 小義大利的義大利餐廳看起來很迷人, 可是價位都很昂貴. 中國城才是好吃又價格合理. 不過中國城的街道真的很髒. 
(全美短暫過境待續)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地圖 『di-tu』紀錄 (一): 國家們

墨西哥提華納(一)輕鬆跨越邊境

土耳其第四天: 愛之谷、白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