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3): 黑雕、桃面愛情鳥

9/26 水山高原國家公園 Waterberg Plateau National Park

我們在水山高原國家公園這裡露營兩晚, 兩人一晚700N(台幣1239)。前一天因為走錯路, 在黑暗中開車來到營地, 也沒有吃晚餐, 晚上又怕狒狒在帳棚外遊走。終於, 天亮了, 踏出帳篷, 才看到營地周遭是什麼樣的景色。營地的土地是灰白色的, 周遭的樹木還沒有長出葉子, 橘紅色的水山高原就像一堵牆一般, 矗立在後方。這些紅砂岩據說兩億年前就已形成。前方是日出, 這是我們在納米比亞看到的第一個日出, 不免俗地想起電影獅子王的開場畫面。

因為前一天是星期天超市沒有開門, 所以我們身上沒有食糧。不過, 每一個納米比亞NWR國家公園住宿旅館與營地都有一個附設餐廳, 也不用怕餓肚子。從水山高原營地到餐廳的距離還有一兩公里, 我們開車過去。餐廳就在游泳池旁邊。大部分的NWR也都有一座游泳池供住客使用。建築物有一點舊, 搭配路旁的竹子林, 突然很像高雄的郊區景色。

這趟旅程中吃了很多次不同的NWR餐廳早餐, 早餐內容都大同小異。都有一個自助的長桌, 可自行取用冷吐司、水果、優格、麥片、茶、咖啡、果汁, 另外每人也有一份現做的煎蛋與煎培根香腸。此外, 水山高原餐廳還特別有鬆餅(pancakes)和鳳梨。每個NWR餐廳的價格略有不同, 這裡的早餐是一人150N (265台幣)。有二樓戶外長廊的座位, 可一邊吃早餐一邊欣賞美景。

吃飽後前往遊客中心報到付錢。納米比亞的國家公園, 外國人一人一天入場費150N, 汽車一天50N。接著, 櫃檯的親切女士拿出一張超簡陋的國家公園地圖給我, 這張地圖很像我畫的地圖草圖, 比例不準確, 看起來也因為被複印了好幾次, 圖像文字已經模糊不清。身為國家公園, 地圖竟然這麼寒酸! 

另外, 也很意外地發現, 這個國家公園能自己走的範圍其實很小。大概只有三四條健行步道, 而且步道都很短, 大約一小時就能走完, 只有一條步道能到高原上面, 而且上去後, 也不能再深入走進去高原, 只能在觀景台的地方看一看走一走就下去。只有付費搭乘他們的沙發里車才能深入高原, 一人三小時700N, 我們沒有報名參加。園區內也不可以自駕觀賞風景動物。

在旅遊書上有看到, 好幾年前, 水山公園有四天的高原健行步道可以走, 許多旅遊書都很推薦這個路線, 但是現在他們已經把這個四天的健行路線作廢了, 很可惜。


山景步道、犬羚

遊客中心旁邊有小加油站, 我們在這裡把車子加滿了油。接著, 我們就出發去走健行路線。可能是因為這裡地勢較高的關係, 所以白天天氣不會太熱, 可能最高三十度, 早晨傍晚則是二十幾度的舒適天氣, 相比之下, 納國的其他很多地方白天高溫可達三十五六度。

健行地圖參考連結: 這個網頁做的健行地圖比櫃台給我們的那張紙詳細清楚多了! 網站上列了兩張不同地區的健行步道, 因為水山高原有兩個不同的地區, 分別由兩個不同的單位經營, 一個是我們住的國營的NWR, 另一個是私人經營的Waterberg Plateau Lodge, 這兩個營地有各自的健行步道。

我們去走唯一可以上水山高原的健行步道──Moutain View Trail (山景步道), 單程只要大約三四十分鐘往上就可以抵達高原。抵達高原的展望點後, 就折返必須下山, 因為高原的其他部分只能由嚮導帶領才能通行。這個山景步道可以直接走一圈下山, 我們則是在下山途中的一個岔路左轉, 接上另一個步道"Fig Tree Walk"「無花果樹步道」, 然後再走園區的柏油路折返到車子, 途中我們想走地圖上標記的Forest Walk步道, 但是步道被封住無法通行。這樣走一圈回到山景步道入口車子大概花費了兩個多小時。

山景步道登山口


山景步道一路上都有油漆標示方向, 清楚好認。在這裡近距離看到Damara Dik-dik, 達馬拉犬羚。達馬拉犬羚只分布在納米比亞西北部以及安哥拉西南部。是尺寸非常迷你的羚羊, 身高只有三十九公分高, 體型看起來像中型犬, 但是身材比中型犬纖細許多, 平均體重是五公斤, 四隻腳非常細瘦, 看起來很脆弱的樣子。牠們有一雙如少女漫畫般不成比例巨大雙眼, 還鑲了一圈白眼線, 看起來非常可愛。後來我們又在其他步道看到牠們。牠們看到我們時也沒有逃走, 看起來毫無警覺性。

很快的, 步道開始緊貼著高原的石壁緩緩往上。因為這裡有水源, 所以黃綠色的青苔裝飾著橘紅色的高原岩壁, 形成很亮眼的色彩對比。


從登山入口開始走三十分鐘後, 遇到第一個岔路, 往左是上去高原, 往右是下山。我們往左走, 馬上就爬到高原上面了! 不過一抵達高原上, 就看到圍欄圍住前方, 牌子說:「除非有嚮導否則請勿進入」。還蠻失望的。登山客還是可以走旁邊小小的步道到高原的峭壁邊欣賞風景, 接著就只能循原路下山。從高原上可以看到遠方廣袤的平原與卡拉哈里沙漠。

 


狒狒、縞獴

往回走到剛剛的岔路, 在這裡往左走。不久又會遇到另一個岔路, 往右是下山, 往左是連接到另一個步道, "Fig Tree Walk"「無花果樹步道」。這條步道一處大樹較茂密的地方, 有三隻狒狒就坐在步道旁邊, 如果走步道過去的話就會離牠們很近。牠們的體型真的好大! 而且其中一隻看起來是老大, 體型又比其他兩隻大上許多。狒狒有一張長長的臉, 眼窩很深, 眼睛非常小, 眼睛在臉上的位置又很高, 看起來總像在惡狠狠瞪人的樣子。身上的毛在樹蔭下看起來是灰藍色。牠們是分布在非洲南部的狒狒, Cape Baboon, 豚尾狒狒。體長可達115公分, 平均體重三十二公斤。



在我們前面其實有兩人一組的年輕男性登山客, 他們先看到狒狒, 他們有大吼大叫看可不可以嚇走牠們, 結果狒狒不為所動, 那兩人就快速地通過狒狒下山了。我們也是小心翼翼地在牠們身邊通過, 我戴著墨鏡, 完全不敢看牠們。這是納米旅行中距離狒狒最近的一次。也因為這樣, 原本我們可以繞步道一圈走回來, 但是我不想再近距離接觸狒狒, 所以之後我們走柏油路回到車子。

接下來的無花果樹步道都很平緩, 一路上有樹蔭, 偶有幾棵特別高的大樹。最後步道會接上柏油路, 到達獨棟住宿小屋的地區, 但是看起來都沒有客人住宿。沿著柏油路往西, 朝著我們的停車地點走。路上看到一群Banded mongoose, 縞(ㄍㄠˇ)獴。牠們體型很小, 看起來有點像胖胖的大老鼠, 身體呈灰棕色, 帶著斑紋。路上也看到另外一群狒狒。

來之前看到旅遊書上說, 可以在水山公園看到犀牛長頸鹿之類的野生動物, 結果我們只看到了小鹿、兇惡狒狒、還有小縞獴, 有點失望。在回到車子之前, 我們的陽春國家公園地圖說路上還有個小小步道Forest Walk, 我們走進這個步道, 但是走不久步道就封閉了, 只好折返回到車上, 完成上午的健行。到泳池邊休息。天氣雖然很熱, 但是游池的水卻很冰, 所以我沒有下水。看來泳池是直接使用山泉水才這麼冰。之後我們住的好幾間NWR的游池, 水溫都很冰! 

接著前往同樣的餐廳吃午餐。吃到德國料理schitzel, 就是炸豬排配上薯條。還是覺得炸豬排要配飯與高麗菜絲才好吃呀。

回到營地,試了好幾間不同的浴室,終於找到有熱水的浴室。以前去一些國家如塞內加爾或斐濟時,很多旅館也沒有熱水。但是這個NWR訂房網站自己說他們有熱水、露營費也不便宜,所以就是想找熱水。在跟櫃臺付錢時我也提到浴室沒熱水,櫃檯說:「真的嗎?我們都有熱水啊!應該是因為你們比較晚到,熱水被其他人先用光了。」結果我這天下午一兩點就去試浴室水溫,還是沒熱水。

然後我走到營區內另外一間公共浴室, 這裡的浴室有熱水了! 不過排水孔堵住, 所以地面積滿了黑黑的水。其實也剛好水山高原的園區很小, 我們沒什麼行程, 才可以閒閒的試水溫。

休息夠了之後, 又回到唯一一間餐廳兼酒吧。受到德國殖民的影響, 納國的文豪克、史瓦科普以及NWR等都有提供酒吧與一些啤酒選擇。水山公園的酒吧只有提供納米國產的兩款啤酒--Windhoek Lager與Windhoek Light。之後我們有去納國德國人經營的餐廳, 則有許多德國進口啤酒可以選擇。納國的酒精飲料普遍便宜。我們在這裡跟一對德國遊客夫妻聊天。

聊到黃昏, 我們才想說, 再走個什麼步道吧。於是走餐廳附近的Aloe Circle, 蘆薈步道。一路上真的有許多高大的蘆薈樹, 也有許多高大的蟻丘, 有些蟻丘比我的身高還高。之後天色漸漸變暗, 因為地圖沒有標示步道的長度, 保險起見我們走到一半就折返回頭。

再次回到同一間餐廳享用晚餐。晚餐的菜單和中午不同, 都是排餐。我們點了小扁豆湯(60N)。排餐的部分, 我問服務生推薦哪道,  她說oryx排(190N, 340台幣)。點了之後我們才去翻野生動物書看oryx是什麼, 結果是南非劍羚。南非劍羚長得很美麗, 頭上的角又直又長, 最長可達120公分。身體呈米灰色, 一張臉有黑白分明的斑紋, 很像京劇演員。在納國的第二天還未看到牠們, 之後在Etosha與沙漠地區都有看到野生劍羚的蹤跡。


水山國家公園看到的鳥類們

雖然沒有看到什麼動物, 鳥類卻很豐富。許多鳥類在之後的埃托沙國家公園也看得到。

  • Spurfowl紅嘴鷓鴣: 前一篇有提到, 外型像珠雞, 但是身體是灰色的。
  • Verreaux's Eagle黑雕: 在水山高原的山壁上的黑色的大老鷹, 牠們主要分布在南非洲, 喜歡棲息在山壁上。體長可長達96公分, 平均體重是四公斤。全身漆黑, 只有背部有個大大的白色V型色塊。
  • White-bellied sunbird白腹太陽鳥: 體型小, 寶石綠的頭胸部, 一開始以為牠是蜂鳥, 但是牠並沒有以蜂鳥懸停的方式飛行。胸口一抹美麗的鑽石藍, 腹部是白色。分布於非洲南部。我們在水山高原上看到。
  • Grey go-away-bird: 全身淡灰色, 頭上有突起的羽冠, 體型大。這種鳥之後在Etosha埃托沙國家公園也非常常見, 叫聲很特別, 英文說牠們的叫聲像在說「go away」(「走開」的意思), 所以這種鳥類名字才叫做「go-away-bird」, 我則覺得聽起來很像有人用濃濃鼻音厭世地說:「喂~~~」。

  • Cape glossy starling紅肩麗椋(ㄌ一ㄤˊ)鳥 (灣岬光澤椋鳥): 在水山與埃托沙都很常見的鳥類, 之前在南非也有看過。在埃托沙國家公園, 這種鳥類就像麻雀一樣常見, 會聚集在露營區, 撿人類的食物。牠們其實沒有紅色的肩膀。全身呈金屬綠, 在陽光照耀下會微微變成深紫色, 黃色眼睛, 中型鳥。

  • Rosy-faced lovebird桃面愛情鳥: 有熱水的那間浴室外有一棵大樹, 上面有這兩隻非常可愛的小鸚鵡, 全身是翠綠色, 臉部是粉桃色, 在台灣是算常見的寵物鳥, 又名牡丹鸚鵡, 我小時候家裡好像有養過。這種鸚鵡真的是來自非洲西南部! 牠們原本在吱吱喳喳地講話, 一看到我出現就安靜下來, 在高高的樹頭疑神疑鬼地往我的方向打量著。

  • Green-backed camaroptera: 比較不起眼的小灰鳥, 翅膀是淺綠色, 尾羽高高翹起, 紅褐色的眼睛。西非、東非、南非都有牠們的蹤跡。

  • Crimson-breasted shrike紅胸黑鵙(ㄐㄩㄝˊ), 或紅胸黑伯勞: 「鵙」就是伯勞的意思。「Crimson」是緋紅色, 稍微深, 稍帶一點紫色的紅色。我在水山的餐廳二樓戶外座位看到牠, 非常亮眼的鳥類, 頭部、翅膀、尾巴是黑色, 脖子以下的胸腹部是鮮艷的紅色, 現場看像是大紅色而非緋紅。牠們分布於非洲南部。

  • Scarlet-chested sunbird猩紅胸太陽鳥: 也是顏色對比搶眼的鳥類, 全身黑色, 喉胸部猩紅色(艷紅色), 前額一抹亮藍, 嘴邊各一條亮綠線。我們也是在餐廳附近看到的。水山公園很多不同種類的鳥類, 如果聽到附近大樹有鳥兒吱吱喳喳的聲音, 拿望遠鏡去找, 就有可能找到漂亮的鳥類。猩紅胸太陽鳥分布於西非、東非與南非。

(待續)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地圖 『di-tu』紀錄 (一): 國家們

墨西哥提華納(一)輕鬆跨越邊境

土耳其第四天: 愛之谷、白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