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5): 埃托沙巨蜥、鴕鳥的鹽湖


扭角林羚、黑犀牛



前一篇:納米比亞(4): 廣闊的白色、巨獸水坑爭霸 


9/28 扭角林羚、秘書鳥

早上洗澡,終於有正常的浴室可以用,也就是有熱水又沒有地板淹水的浴室可用。

九點回到辣木水坑,與夜晚不同, 白天的水坑又是迴然不同的景象。我到時剛好有一頭大象緩步進入水坑舞台, 配上藍天與金黃草地。大群珠雞散落在水坑後方。接著兩頭公kudu「扭角林羚」進場,牠們身材高䠷,像是「魔法公主」電影裡的山神獸,一雙修長的鹿角,每支角各有兩個轉折。

大群小鳥在空中飛舞盤旋,形成一片片變化無窮的形體。我們彷彿在看非常精妙的特效表演,不過這不是電腦科技製成,而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這些小鳥是scaly feathered finch,一種雀科,體色似麻雀,但比麻雀嬌小。鳥喙是紅色的。

大象彷彿是舞台上嬌貴的主角,在空中小鳥群、後方珠雞群、跳羚群、斑馬群的簇擁下,態然自若地用長鼻吸水, 一切是如此安靜美好。忽然,我看到一隻大蜥蜴緊貼著地面, 信步爬向水坑喝水,納米比亞也有大蜥蜴?跟大象斑馬排在一起, 看起來很違和。之後問Brandberg登山嚮導,這種蜥蜴應該是rock monitor。「Monitor」通常是「顯示器」的意思,但也可以用來指「巨蜥」。

巨蜥在右下角, 綠色小點是scaly feathered finch, 後面是沒長角的母扭角林羚。


接著去吃營地的餐廳午餐,中午的菜單通常很簡單,只有漢堡、德國臘腸與起司火腿三明治三種選擇。吃完後開車上路。上路前先在小店買冰塊放在冷藏箱內, 為我們買的肉類保鮮。

先去看「pan lookout」,鹽湖邊緣的觀景點。這個乾涸鹽湖150公里長、72公里寬, 看起來一望無際。沒有動物在鹽湖中, 但是遠遠地可以看到有鴕鳥在鹽湖遠處跑步。隔天我們看到鹽湖中有一對鴕鳥夫妻帶著鴕鳥寶寶們行走, 看來只有鴕鳥喜歡待在乾涸的鹽湖。

在路上看到兩隻秘書鳥(secretary birds)走在金色大草原中,正中午非常炎熱,這兩隻鳥看起來也好熱,嘴巴開開的。牠們是源自非洲的大型猛禽。有一雙修長雙腿,身高有一百三十公分。淺灰色身體,長長的尾羽和大腿的羽毛是黑色的,頭上有如人類頭髮般的裝飾黑羽,臉是紅色的。

接著我們到地圖上標記為「廁所、野餐桌」地點,平常在營區外面嚴格禁止遊客下車, 只有這裡才可以下車,不過這裡也沒有柵欄。可以從這裡走到鹽湖, 太陽很曬。野餐桌有一些介紹的牌子,說因為這裡氣候極乾燥,覓食不易,營養不足,所以這裡大象比其他地方的非洲象稍矮,埃托沙的大象象牙也很小,有時只有一根而已。後來我們翻以前南非克魯格公園的大象照片,牠們的象牙又長又帥氣,相比之下埃托沙的大象象牙真的小很多。

跳上車子繼續, 我們拜訪了幾個水坑看動物。斑馬、跳羚、高角羚都很常見。在Numases水坑看到埃及雁,還看到slender mongoose, 「瘦貓鼬」。這跟之前看到的縞朦(banded mongoose)是同一個屬。瘦貓鼬外型與縞朦類似,身材較瘦長,身體與尾巴都很長,全身呈棕黃色。牠孤影單枝,小心地靠近水坑,卻被「黑背麥雞」(後面會介紹)驅趕。


下一站Goas水坑, 看到稀有的bateleur, 「短尾雕」,體型大,黑身紅臉。


在這個水坑也看到長頸鹿辛苦地彎下超長的脖子喝水的模樣,四隻長腿也勉力往下蹲。可能喝水時是最容易被攻擊的時機,所以長頸鹿在喝水前戰戰兢兢地前後左右都看一遍,至少在水池變等了十分鐘才彎脖子喝水。看來長頸鹿雖然巨大,但是很膽小!


野味臘腸、不用看錶就很準時

回到營地,泡了一下營地的游泳池。想躺在泳池邊休息,但蒼蠅好多, 牠們會不停地飛到你的皮膚上。晚上煮飯時,因前晚在園區內買的木柴很難生火,所以我們決定這晚不生營火,結果蒼蠅非常多。原來生營火還可以驅趕蒼蠅啊! 我們煎game sausages。「Game」在這裡是指「野味」的意思,所以「game sausages 」就是各種不同的野生動物肉類做成的臘腸,很好吃。納米比亞的超市都有賣他們自己做的生野味臘腸, 可以買了露營煎烤來吃。 

傍晚的營地與廁所


晚上七點半再去辣木水坑。那時水坑有幾隻斑鬣狗(spotted hyena),也可以聽到牠們像在笑的聲響。也看到幾隻black-backed jackals「黑背胡狼」,看起來就像是中小型的狗。大象、犀牛都不在。安靜了許久都沒有什麼動物。八點半過後,兩隻大象登場,在那裡喝水了許久。一直等到晚上九點半,象群們才排成一列縱隊,準時登場,登場時間跟昨天一模一樣,真是為牠們的準時感到驚訝。三十幾隻大象一起吸水,水坑水位瞬間下降。

被照明燈打出強烈的影子。



9/29

今天早上,拆帳離開前,再去辣木水坑看看有什麼動物。個人覺得在營地看水坑比在車上看水坑好多了,車上很熱。在營地觀賞水坑既不熱, 又可以自由行走,找自己喜歡的角度。營地水坑的動物也比較多。但今天早晨的辣木水坑很冷清,只有一隻marabou stork「非洲禿鸛」,嘴巴很大的大鳥,禿頭。我們打包好露營用品後就出發,前往今晚的營地Okakuejo「一年一胎營地」,約七十公里遠,順路看一些水坑。

新看到的鳥類:

  • Violet wood hoopoe紫林戴勝,在營地看到,牠們也會來找人類的食物。中型體型長尾巴,長紅色的鳥喙,全身是黑藍色,肩膀是寶藍色。
  • Crowned Lapwing 冕麥雞,黑頭帶白條紋,紅腳紅喙。
  • Blacksmith Lapwing黑背麥雞:全身是黑白相間,在埃托沙很常見。黑背麥雞與冕麥雞雖然被稱為「雞」,但看起來不像雞而像小鳥。英文名被稱作「鐵匠麥雞」,因為牠的聲音聽起來像是打鐵的聲音,我是沒有聽到。喜好出沒於水邊,會俯衝攻擊敵人。
  • Tawny eagle: 譯作草原雕或黃褐雕。「Tawny」是「黃褐」的意思。體型巨大有力,會在樹上築巢。
  • African red-eyed bulbul紅眼鵯(ㄅˉㄟ): 體型小, 鑲紅眼線,白肚,深色頭背部。
  • Southern black flycatcher南非黑鶲: 很常見全身漆黑的小鳥,尾羽末端是平的,黑眼睛。

(待續)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地圖 『di-tu』紀錄 (一): 國家們

墨西哥提華納(一)輕鬆跨越邊境

土耳其第四天: 愛之谷、白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