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美濃





從旗山騎機車的話, 只要十到十二分鐘即可到美濃。 所以這次住在旗山的時間, 我探索了一些美濃地點。美濃真的是個很美麗的小鎮, 很適合騎腳踏車。雖然美濃與旗山距離相近, 但是市容很不同, 人口組成也很不同, 走在美濃街上, 還是很多人說客家話, 旗山則多是台語。美濃有很多綠油油的田地, 街道也乾淨整齊, 非常適合來放空、旅行、做戶外活動。以下是2022年拜訪的一些美濃地點。


美濃雷音寺登山口

之前走過旗靈縱走, 雖然說是旗靈縱走, 但是當時我們沒有走到靈山, 是從旗尾山走到人斗山之後, 就在美濃雷音寺登山口出去了。另外一次也曾經在美濃雷音寺登山入口出發, 簡單爬到人斗山來回。一直聽到其他山友說, 旗靈縱走可以連接到克孝峰與月光山, 一直想要試試看。我本來想要從月光山登山口出發, 但是看網上資料說, 月光山登山口有凶猛野狗。我沒有其他山友跟我一起去, 我很怕狗! 平常一個人登山旅行都沒問題, 但看到野狗就真的是完全沒轍, 只能下次找到山友一起前往。因此, 這次我決定從美濃靈山登山口出發, 前往克孝峰, 因為我知道靈山登山口沒有野狗。之前一個人想去龍麟山步道, 到了登山口後, 有凶猛家犬而放棄爬山。

話說回來, 這次從雷音寺登山口出發, 到福德祠後, 有個岔路, 往左是人斗山和旗山方向, 往右就是靈山克孝峰方向。一路上路跡明顯都有布條, 有看到可愛的小山羌, 一聽到我的腳步聲就驚嚇逃走。有些地段需要攀繩往上, 翻過巨岩, 但都有布條指示, 不久就抵達靈山的牌子, 371公尺。我又接著我前走了一段, 但因為時間的關係沒有走到剩下的雙峰山、克孝峰與月光山, 下次一定要走完。這天雖然才是四月天, 但是氣溫高達三十四度, 我等到天氣稍微涼一點才出門爬山, 因此耽誤了一些時間。

路線參考

美濃雷音寺登山口位置



美濃騎YouBike

另外一次我來美濃騎YouBike, 美濃的單車租借站有兩個, 一個在美濃湖, 一個在美濃圖書館。美濃湖我拜訪很多次, 是個美麗適合散步的地方, 也可以看到很多野生鳥類。曾經在美濃湖看到許多白腹秧雞, 中等體型, 黑色頭背部, 白色臉胸腹部, 因為強烈的黑白對比, 因此很好辨識。在美濃騎腳踏車的時候, 也看到田邊有一隻白腹秧雞帶著三四隻全身黑色的小寶寶, 非常可愛。另外, 美濃湖也有美麗的水雉, 體型更大, 白色頭臉, 後頸一小塊金色, 胸腹部則是黑色, 拖著長長的尾巴。


這次我是在美濃圖書館的單車租借站開始單車之旅。美濃圖書館裡面也蠻漂亮的, 裝飾使用了很多客家花布元素, 也有一個小小的展覽。圖書館的旁邊有一座特別的老建築, 已改建成美濃文創中心-搖籃咖啡。下次想要來這裡喝咖啡! 這棟建築物是日治時期的派出所, 2015年改建完工, 以文創空間與咖啡店的形式與民眾見面。建築物本身空間很大, 外面有一大片草皮與大樹, 裡面有兩個展間, 展間內都有座椅可以喝咖啡。建築本身是中西合璧, 有日本元素, 大門又有西洋的羅馬式柱子。不消費的話還是可以參觀裡面的展覽, 我2022年去的時候是作家瘂弦的展覽。美濃文創中心就在永安老街上, 但是平日的永安老街非常不熱鬧, 店家都是休息中。

於是開始騎單車, 我是參考高雄市觀光局的地圖。以下是真正的行車路線:

美濃圖書館⇢永安路⇢ 東門樓

⇢ 田野小路中亂騎 ⇢ 美濃客家文物館, 這天沒有開門

⇢ 福美路往西 ⇢ 廣善堂⇢ 走中山路二段32巷, 回到中山路, 在中山路左轉, 騎回美濃圖書館

⇢ 美濃水圳 ⇢回到美濃圖書館結束

全程大約是一個小時左右, 下次應該要騎遠一點的。


美濃有大片大片綠油油的田地, 綠色田地的後方則是旗靈縱走的山脈。在插秧時節, 田地放滿了水, 還可以欣賞到影在田水中的山景。冬天時則有休耕時期的大片花海。田間小路也非常適合騎腳踏車, 小路平坦少有坑洞, 我在騎車時本害怕有狗會衝出來追, 也沒有, 這點非常加分。騎腳踏車在街道上, 也有許多老舊民宅, 看得出來有人在居住維護, 並保留了傳統的樣式。例如許多民宅還是有大尺寸的祖堂匾額掛在正中間的門上, 匾額的堂號多會把「堂」字放在正中間, 這是南部六堆地區的傳統。例如「清河堂」就會寫成「堂河清」。騎腳踏車經過時,  可以清楚看到各個不同的祖堂匾額, 這在旗山比較少看到。

我在街道上有看到一棟菸樓廢墟, 紅磚砌成, 裡面已長滿草木, 屋頂有一小小煙囪口。1938年日本人將菸草引進台灣, 美濃成為重要菸草產區。當時美濃有近兩千座菸樓。 

東門樓, 就在美濃溪旁邊。當時不知道可以登上樓參觀, 1755年建, 1937年重建。旁邊有美濃庄頭伯公小廟。接著我就騎在鄉村小路中, 從民族路16巷到民族路18巷。一路上是一畦畦翠綠田地, 偶有豪華農舍豪宅坐落在田地之中。

經過美濃客家文物館, 接上福美路, 一路往西。不久抵達廣善堂寺廟。廣善堂的屋頂裝飾得非常華麗精緻。廣善堂是日治時期宣講儒教信仰的重要場所, 在六堆地區的儒教信仰有重要地位。六堆地區包含美濃、高樹、杉林、六龜、甲仙麟洛、長治內埔竹田萬巒新埤、佳冬等12個地區。

如果再往前騎一點, 就會到美濃窯。之前有來這裡做陶, 做好後他們可以幫你燒好, 大概兩週後來取陶器。按照你做的陶器大小定價, 我記得我們一個人大約付了三四百塊。與美濃窯同一條路--福美路496巷, 繼續往山上的方向走, 就是雷音寺, 靈山/ 旗靈縱走的登山入口。

接著, 我在中山路二段32巷左轉往南, 就可接回大馬路中正路。在中正路上左轉往東, 往永安街的方向走。接著在永安路右轉, 路口有一敬字亭, 古人專門用來焚燒文書紙張的地方, 是美濃才有的特色。不久從永安路右轉進入美濃溪邊的小路, 就可以看到美濃水圳與美濃水橋。上網看了一下, 發現可以在這個水橋灌溉通道裡面玩漂漂樂, 下次一定要來玩!

接著騎著鐵馬, 沿著溪邊道路續行, 經過美濃天后宮, 就會接回永安路, 馬上, 就回到美濃文創中心與圖書館了。


美濃食物

美濃的客家菜很美味又有特色。炒粄條、滷豬腳、蘿蔔板、花生豆腐等我都喜歡。蘿蔔板比較特別, 我只有在美濃的「食為先」餐廳吃過, 其實就是新鮮的白蘿蔔切絲後下去炸成一塊塊的。花生豆腐口感綿密紮實。除了「食為先」, 也吃過附近「鄉佳香」餐廳, 也很好吃。美濃餐廳價格親民實惠。

跟旗山比起來, 美濃也比較多適合聚會的美麗的景觀餐廳。在福美路上, 有一佔地廣大的庭園餐廳「老古的家」, 是我們常光顧的餐廳。是點菜的餐廳, 菜餚清爽不油膩。「金沙香芋南瓜」這道菜是鹹鴨蛋、芋頭、南瓜一起炸, 非常美味特別。老古的家有寬廣的後院綠地空間與許多戶外座位, 後院整理得乾淨漂亮, 這裡也有泡茶的服務。

老古的家附近, 中山路上, 有另一家好餐廳叫做「阿香的廚房」。這家餐廳有很多獨家創意料理, 揉合原住民料理、客家料理與閩南料理。菜餚也不油膩又不會太鹹。室內布置舒適, 有一大片種滿植物的牆面, 有一些座位是直接面對山脈, 景觀非常好。餐廳免費招待藤枝原生紅茶與小菜---醃漬的百香果與梅子醃漬的高麗菜。「梅汁豆腐」是酥炸豆腐加上適量梅子醬, 非常爽口。猴頭菇湯也是養生又美味。

以後想要繼續嘗試美濃的好餐廳!


美濃擂茶

另外一次, 我終於體驗美濃磨擂茶。雖然說家人是旗山人, 可是我從小到大可從來沒在美濃做過擂茶過。可能旗山人覺得:「唉呀! 那不就觀光客做的事情嗎?」

但是體驗完後, 其實我很喜歡。也因為我非常喜歡喝茶吧。擂茶也是個非常特別的飲料, 我只有在美濃與苗栗南庄看過賣擂茶的店家, 不然平常就只能喝馬玉山的擂茶粉包, 但是我覺得馬玉山的擂茶粉太甜。基本上擂茶是綠茶粉與玄米和各種穀物一起研磨出來的飲料, 喝起來很香濃, 口感也很紮實。這次我們去「美濃客家驛站」搗擂茶。

店裡裝是得古色古香。我們拿到一個大缽與杵頭, 還有以調配好的綠茶粉和各種穀物如黑芝麻、白芝麻、花生、堅果、紅豆等等。然後我們就開始磨磨磨, 磨了很久, 大概有三十分鐘。適合一邊磨一邊聊是非。中間店員會一直來查看磨得夠不夠細。同時也招待桂花烏龍茶, 很好喝。終於磨好後, 把粉放在小碗裡, 沖熱水後用湯匙喝, 上面也可以加脆脆的玄米增加口感。現磨的擂茶非常新鮮香濃, 是工廠做出來的擂茶包完全無法比擬的。本來我想買他們的擂茶粉回去, 但可惜他們的小罐擂茶都是有加糖的, 只好作罷。有點忘記價錢, 磨擂茶是算人頭的, 一個人一百五十元左右。

看到網路資料, "相傳於三國時張飛帶兵進攻武陵之際,將士均得到瘟疫,無力前進,當時有一位老草醫有感於蜀軍紀律嚴明,便獻上祖傳的除瘟秘方,以生茶、生薑、生米共同磨成了糊狀,烹煮後食用,結果湯到病除,擂茶便因此而流傳開來。目前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客籍移民及大陸湖南、廣東、福建等地區,擂茶仍為日常飲食的一種習慣。" 很有趣的歷史傳說呢, 竟然是耳熟能詳的張飛先開始的。


沿著穿過美濃的大馬路--台28號繼續往東行, 不到20分鐘就是茂林, 那裡的茂林賞蝶步道、 羅木斯步道都很美麗,再繼續走, 是古樸的多納部落。尾寮山登山口也離美濃很近, 建議可以在美濃的三合院民宿住幾晚, 好好探索美濃與周邊的自然景點。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地圖 『di-tu』紀錄 (一): 國家們

墨西哥提華納(一)輕鬆跨越邊境

土耳其第四天: 愛之谷、白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