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七日 (三) 暹粒: 小吳、許多小狀況、開始速寫


* 2023年的匯率:10000 Riel = 2.44 USD, 50000 Riel = 12.2 USD, 可以使用美金 

10/14 晚上 22:55 抵達金邊機場

10/14-15 Phnom Penh 金邊

10/15 金邊搭乘夜車 Ibis night bus, 到暹粒

10/16-19 Siem Reap 暹粒, 吳哥窟

10/19-20 Kampong Thom 磅同

10/20-21 金邊

10/21 早上 4:30 巴士前往胡志明市


有關吳哥的筆記: Cambodia Lonely Planet 2021

歷史

  • Khmer Empire 高棉帝國: 西元 802-1431 年, 統治大部分的中南半島, 還有部分中國南部。全盛時期時疆域比當時同時存在的拜占庭帝國還大。帝國剛開始, 著名國王 King Jayavarman II 闍(ㄉㄨ)耶跋摩二世自稱「輪轉王」, 世界的統治者。
  • 蘇利耶跋摩一世國王西元 1002-1049 年在位, 佛教雕塑開始普遍。他征服了泰國中部與寮國中南部。
  • 高棉帝國的黃金時期: 蘇利耶跋摩二世國王, 修建吳哥窟, 1113-1150 在位。吳哥窟是祭祀Vishnu毗(ㄆ一ˊ)濕奴的寺廟。
*印度教三相神:

梵天 Brahma, 代表創造

濕婆 Siva, 代表毀滅

毗濕奴 Vishnu, 代表守護

  • Jayavarman VII 闍耶跋摩七世: 1181-1219在位, 柬埔寨最偉大的國王, 建了大吳哥城 Angkor Thom, 中心是國王寺廟巴戎寺 Bayon。闍耶跋摩七世是件最多寺廟的國王。闍耶跋摩七世開始信奉大乘佛教 (Mahayana Buddhism), 並篤信觀世音菩薩 Avalokiteshvara。
  • 闍耶跋摩七世於 1203 年打敗宿敵鄰國 Champa (占婆, 今中南越) 。占婆在 1177 年征服統治吳哥四年。
  • 闍耶跋摩七世於 1219 年駕崩, 之後整個帝國開始衰弱。泰族分別在 1351 年與 1431 年征服吳哥。


廟宇建築風格

最早期的吳哥廟宇只有中心的立體廟山 (temple-mountain)。在廟山的最高點是聖所, 通常門開向東邊。後來廟宇越蓋越大, 四周又會加上庭院與隔間。外牆角落也建有較小的塔。


吳哥常見的角色或象徵物:

Apsara:飛天女神, 群體, 總是手舞足蹈的跳舞形象, 祭典娛樂

Devata:堤婆女神(或譯作蒂娃),安靜立像, 單獨, 典雅, 保護寺廟

Asura: 惡神阿修羅(阿修羅這詞從小看日本卡通學來的)

Yama: 死神、閻羅王, 有十八隻手, 騎水牛, 在吳哥廟南牆東側(我沒印象)

Shiva: 濕婆, 三隻眼睛, 或額上三條線, 騎聖牛(沒印象)

Vishnu: 毗濕奴, 騎人鳥「迦樓羅」Garuda, 四隻手持法器, 分別為鐵盤、圓球、貝殼、神杵。(不記得四法器)

Ravana: 羅波那, 壞人魔王, 有十個頭二十條手臂, 剛好我最有印象的攪乳海與楞迦之戰都有他


回到遊記

10/15/2023

晚上十一點我在金邊搭上前往暹粒的夜巴, 公司是 Giant Ibis, 晚上十一點開, 早上五點多到。


10/16/2023

睜開眼就被騙

大約早上五點夜巴抵達暹粒, 車掌很溫柔地喚醒大家。一個嘟嘟車的司機騙我說他可以載我到我的旅館。剛開始他過來說要載我時, 我說不用, 我自己叫 Grab 就好, 他說這段車錢是包含在巴士票上, 還拿起他胸前的證件給我看, 我信以為真就搭上, 結果到了之後他說這是五塊美金! 在搭乘途中他問我要不要請他, 他可以載我到小吳哥、大吳哥, 一日遊或多日遊, 我說不用, 我已經計畫要騎腳踏車。到了旅館後他就改口說, 那如果你不請我當司機的話, 這段路程車費是五塊美金, 因為他說的「包含車錢」是指如果我有請他當一日由司機的話, 總之就是騙局一場。十分鐘的車程五塊美金, 明顯太貴 (後來我用 Grab 叫 20 分鐘的車程是五塊美金), 真的永遠不相信司機的話啊! 那時候很生氣。也因為這樣在暹粒的三天, 我寧可自己騎車看, 也不要請司機!

因為我很早就到背包客棧, 櫃檯還沒有人, 我想趁早去看吳哥窟, 所以走到隔壁的旅社 Bun Kao Guesthouse, 剛好老闆已經在裡面了, 我跟他租了腳踏車, 一天五塊美金, 要騎去看吳哥。大約在早上七點, 騎腳踏車離開旅社。


今日不成功的腳踏車路線

旅館腳踏車出發⭢

售票處⭢

吳哥窟 Angkor Wat⭢

牽去修腳踏車⭢

腳踏車在巴肯山二度爆胎⭢

巴肯山 Phnom Bakheng⭢

步行至南門、巴戎寺、巴芳寺、空中宮殿、鬥象台、十二生肖塔 (都是在 Angkor Thom 範圍裡)⭢

叫三輪車載我與腳踏車回旅館


地圖上粉紅色的地方是旅館區域, 紅線是小圈, 綠線是大圈


從旅館出發, 大概騎二十分鐘到購票中心。外國人三天的票價是美金六十二元, 票上還有我現場照的的小照片, 應該是怕有人買了票跟別人共用。在這裡買了卡布奇諾 11000 R。在騎去購票中心的路上經過一個很大的傳統菜市場, 我買了很好吃的法式麵包三明治, 裡面是五花肉, 3000 R。

從購票中心到小吳哥騎腳踏車要三十分鐘,但路況良好平坦, 騎起來很舒服。


爆胎、攪牛奶海鮮

到了小吳哥 (也就是吳哥窟), 停好車時, 發現我的腳踏車爆胎了。 不會吧! 我都還沒開始看! 決定先忽略, 先去看小吳哥。這是我第一座吳哥的廟, 所以印象非常深刻。第一次看到帶著恬靜笑容的女神「堤婆」(Deva), 這個女神幾乎在之後的每座廟宇的牆面上都會看到, 身材很好, 有水蛇腰, 總是閉著眼睛, 淺淺地微笑, 頭飾又大又華麗。

很性感美麗的堤婆。覺得非常細緻漂亮, 所以現場畫了。之後就變成幾乎每天都要速寫。


第一次看到穿著橘袍觀光的和尚們, 在斑駁牆面襯托下, 那個橘色更是鮮豔醒目。之後也在很多廟宇看到橘袍和尚。


Lonely Planet 上介紹的吳哥窟

  • 廟宇面向西方, 代表死亡的方向。蘇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墓與廟宇。
  • 吳哥窟的整體設計遵循著印度教的四個宇迦來設計。宇迦 (Yuga) 是印度教的時代單位。四個宇迦分別為: 圓滿時, 三分時, 二分時, 爭鬥時。圓滿時, 人人道德高尚, 生活幸福, 此後罪惡不斷出現, 至鬥爭時人類已徹底墮落。
  • 據說整座吳哥的各個距離都有經過測量, 與四個宇迦的數字相符。當遊客從河道進入入口、再進入庭園、最後的中心高塔(原本有一尊毗濕奴像), 就代表已穿越時空回到宇迦的第一階段, 也就是宇宙被創造的階段。
  • 小吳哥的四周被寬度約 190 公尺的護城河環繞, 整個園區的長為 1.5 公里, 寬為 1.3 公里。根據銘文紀載, 約有三十萬個工人、六千頭大象參與興建工程。
  • 在東南角的塔中, 有一尊 3.25 公尺高的毗濕奴, 適用單一一塊大砂岩雕刻而成。
  • 中央的廟宇群有三層樓, 以紅土建成, 圍成一個方形, 周圍有許多錯綜複雜的隔間空間。
  • 浮雕: 廟宇外牆有長達八百公尺的浮雕牆面。最有名的一幅是「攪乳海」

吳哥窟(小吳哥)的範圍很大, 我先是直直走進去, 穿過幾個外牆和門口, 到最中心, 要爬上陡峭的階梯到中心高塔。看夠了之後我才走去看外牆超級長的壁畫浮雕。廟宇外牆有長達八百公尺的浮雕牆面, 現場站在那裡實際感受壁畫的長度, 非常震撼驚人。最有名的一幅雕刻是「攪乳海」, 在出發前我有做了功課, 讀了幾個有名故事的由來, 很多資訊我是從一個部落格「言不及義的流浪癖」讀來的, 部落主寫得非常詳盡。以下節錄一些他的文章。


西廊廡 (ㄨˇ)

南段: 攪乳海 The 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

北段: 毗濕奴戰勝阿修羅 Vishnu's Victory over the Asuras


攪乳海:印度教創世紀神話 (摘自言不及義的流浪癖)

描述神經利生老病死的過程。善神堤婆們和惡神阿修羅們為求長生不老, 共同合作攪拌環繞著須彌山的宇宙乳海以求長生不老甘露。一邊是 92 個惡神阿修羅 (頭上戴著有頭冠的頭盔), 他們手持巨蛇那迦蛇頭; 另外一邊則是 88 個善神堤婆手持蛇尾, 以須彌山為軸, 和毗濕奴自己化身的巨龜 Kurma 為支撐點, 不停攪拌乳海, 讓各種新生命、寶物誕生, 包括有三個頭的大象 (叫做 Airavata) 和毗濕奴的老婆 Laksmi。阿修羅陣容中間, 有主將羅波那 (Ravana), 有十個頭二十條手臂。後來甘露出現時阿修羅們想獨佔, 於是毗濕奴把乳海浪花化成無數飛天女神 (Apsara) , 藉此轉移阿修羅的注意力。讓堤婆奪回甘露。飛天女神從攪乳海誕生, 牆上共雕刻了兩千位飛天女神。

一般攪乳海的故事中持蛇尾的是堤婆, 但吳哥窟的浮雕中, 持蛇尾的是一隻大猴子。雕刻的底層描述許多乳海裡的生物如魚、龜、鱷等。攪乳海過程中很多生物死亡, 在雕刻中也可以看到被分屍的獅子。

手持蛇尾的猴子先生


我在行前讀有關吳哥窟的文章時, 才第一次知道攪乳海這個故事, 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有趣! 因為是很多人一起攪拌著牛奶海, 不知為何聽起來很奇幻又很美味的樣子 (可能是像牛奶海鮮鍋)。因為我常做海上活動, 也不禁想如果我在牛奶海中游泳衝浪會是什麼樣子。讀完攪乳海故事後不久的一天, 我去衝浪, 那天海面非常顛簸, 上上下下, 我不禁想到這樣好像身在攪乳海裡!

牆面很長, 所以很適合這樣兩邊有大批人馬拔河形式的故事。巨大的尺寸讓人更為震撼。


又抱又咬的獼猴們

除了攪乳海,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是人猴大戰之牆, 西廊廡「楞迦之戰」(The Battle of Lanka)。猴王須羯哩婆 (Sugriva) 以他的猴子軍隊幫助羅摩王子 (Rama) 打勝魔王羅波那, 羅波那有十個頭和 20隻手臂。整面長長的牆就是滿滿的人猴肉搏戰的畫面。猴子張開大嘴, 撕咬敵人, 圓圓的牙齒粒粒分明, 看起來有點逗趣。大家的肢體互相交疊, 當真是打得不可開交, 非常精彩, 讓人看得很緊張。我當初不知道故事, 直覺猴子那方是壞人, 原來, 猴子軍是好人!

被抱住大腿後又被咬臉。很多人物的姿態都是雙腿開開的, 很像在跳舞。下面是金翅鳥人迦樓羅。


另外: 西廊廡北段「毗濕奴戰勝阿修羅」Vishnu's Victory over the Asuras

毗濕奴騎在金翅鳥迦樓羅 (Garuda) 肩上, 對抗阿修羅

迦樓羅金翅鳥雖然說是「鳥」, 但是其實是鳥人, 也是吳哥常出現的角色。祂身上的盔甲非常華麗, 羽毛層層疊疊, 如人類的雙腿表面還有一圈短短的羽毛裝飾。

讀到的筆記說, 這面牆是 16 世紀中才完成,水準風格不如 12 世紀雕刻。


* 另外這是我行前筆記寫到的東西, 但我沒什麼印象:

西廊南段, 庫魯格舍德拉之戰 (Battle of Kurusheta) 是印度史詩「摩訶 (ㄏㄜ) 婆羅多 Mahabnarata」故事中的內容, 兩大親緣家族俱盧 (Kauravas) 和般度 (Pansavas) 戰爭的故事。


吳哥修腳踏車記: 馬上又爆

看完後在園區內的餐廳吃炒飯, 四塊美金。餐廳剛好有一大團坐郵輪的老美國人們。問了人後, 牽著腳踏車走了一公里, 到一個路邊的修車攤, 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經驗。很多當地人也來這裡修摩托車, 所以他請我先坐在樹下陰涼處等他處理好前幾個客人, 我的輪胎也處理了很久才弄好, 前後大概等了四五十分鐘。三塊錢。只有一個年長的男子修, 工具蠻陽春的, 他直接用口吹我的腳踏車的打氣孔, 我第一次看到有人這樣做。剛開始他找不到我輪胎漏氣的原因, 換了一個打氣孔, 用大剪刀把打氣孔從輪胎上剪下, 再貼上一個二手的, 但是換了打氣孔後還是漏氣, 才發現輪胎有洞。他的攤子有幾個舊輪胎, 他把其中一個舊輪胎安裝到我的腳踏車上完成修復。

不過, 我才開始騎不到五分鐘, 輪胎又爆了, 那個舊輪胎根本尺寸不合啊! 我在巴肯山附近第二次爆胎的。因為不想再浪費時間去修, 所以我把腳踏車就近鎖好, 步行去參觀巴肯山。

據說日落時遊客很多很擁擠。廟宇有五級台階, 底部有 44 座寶塔。最高層有四座寶塔, 分別指向東西南北, 中心是一聖殿。上面的視野很好, 剛好中午, 天氣炎熱, 遊客很少。


(續)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墨西哥提華納(一)輕鬆跨越邊境

土耳其第二天: 伊斯坦堡、六翼天使、後宮、國民美食

菲律賓(六):海豚灣的六潛